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医疗服务:将建立医疗卫生四项基本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10:48 新浪财经

  兴业证券

  王唏

  1月8日,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项制度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解决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所不能满足的医疗服务需求。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构成了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即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是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

  点评:

  国家明确将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作为医改的核心内容。所谓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重点建设以公共卫生机构(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农村卫生机构(如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旧医疗体制最主要的弊端在于政府职能缺位。现在国家已经明确由政府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经费,因此未来政府将在这一方面增加投入,由此可能带来对医药行业的发展提速。

  基本药物制度对普药企业利好。高强表示,“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是那些使用安全有效的普药,在过去,由于价格低、利润薄,被医院和生产企业边缘化,甚至退出市场。未来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后,将采取鼓励政策让企业生产这些品种,普药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可能出现转机。

  医药商业有望受益。“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医药流通企业将增强在流通环节的话语权,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成为药品流通的主渠道,通过政府招标,这些企业依托自己强大的物流体系以及网络规模,获取药品配送利润。

  我们仍然看好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这将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医药行业经历了2006年的寒冬,现在已经看到了春天的曙光。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创新机遇》医药行业策略报告中提出,未来关注创新和医改带来的投资机遇,重点推荐生物技术、中药及OTC和医药商业领域。我们重点推荐的医药股如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