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尤努斯和他的穷人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7日 00:45 北京晨报

  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尤努斯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推广的小额信贷模式,这种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通常只有几十美元)、无须抵押的贷款,不仅帮助数百万人成功脱贫,打破了借贷必须担保和抵押的传统,而且也为他赢得“穷人的银行家”的美誉。

  然而,通过乡村银行,穷人们摆脱的不仅仅是贫困的枷锁。正如尤努斯所言,“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改变人们的观念。”除了让那些认为“穷人没有信用”的银行家闭嘴外,他还通过无须担保的贷款,将“自立”的理念植入人们的心中。

  事实上,这位一生以帮助穷人为己任的人,却从没有对乞丐施舍过一分一毫。相反,通过乡村银行发放的小额信贷,乞丐们摆脱挨家挨户乞讨的命运,开始在街头摆个糖果摊子或者卖点小孩子的玩具。

  就像他在自传中讲的,如果我们把给予富人的相同或相似的机会给予穷人的话,他们是能够使自己摆脱贫困的。“穷人本身能够创造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更重要的,尤努斯和他的“穷人银行”也为我们上了意义深刻的一课。与孟加拉国相似的是,中国至今还有一些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而比起逢年过节送米送面的传统救助模式,来自“穷人银行”的成功让我们认识到,消除贫困本身也是富有技巧和创意的经济行为。如果给穷人贷款,他们能在外界的帮助下实现有生产力的自我就业,从而实现“低收入-贷款-投资-增加收入-更多投资-更多收入”的良性循环。

  对于“穷人银行”的成功,我们不应只停留于道德的嘉许,再一次鼓掌的同时,我们更要探究其成功背后的模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