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怪吴敬琏无情 苦口婆心实乃恨铁不成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3日 03: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诸葛立早

  在今年“两会”上,吴敬琏这位以慈祥敦厚著称的大经济学家,对一些财经记者的提问,给了颇为“无情”的回答———尽管他还是袒露着那熟悉的“吴氏微笑”。

  “无情”之厉,在于“反问”。比如,有记者问吴老,“您说过中国股市是Casino(赌场)……”,话未说完,吴敬琏即打断:我已经纠正过了,当时说的并非“中国股市是Casino”,而是“当年股市是没有规矩的赌场”。这位记者不甘心地继续追问:那“赌场说”和沪深股市最近大幅波动有关系么,会不会崩盘?吴敬琏的回答更加干脆:2001年的说法,和最近股市会不会崩盘有什么关系?

  还比如,另一记者问,“您对现在物价高低怎么看?”吴敬琏笑答:现在通货膨胀率偏高,但什么叫物价高、物价低我就不太懂。他反问记者,“一石谷和一斤米哪个物价高?”吴老的意思,显然记者用词不太准确。

  再比如,又有记者问及社保问题:“行政管理机关和

社保基金管理机关合二为一,这是体制上的一个漏洞吗?”吴敬琏再次“挑刺”:“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明确规定了,社保基金的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营要分开。我不知道你是国内记者还是国外记者。如果你是国内的记者,应该知道十四届三中全会有这个决定的”。

  这些“花边新闻”,我是在中国新闻网上看到的。我颇为仔细地查看了“两会”期间所有有关吴敬琏的新闻,发现见诸报端的,几乎都没有把吴老这些严厉的“挑刺”,原汁原味地披露出来;有的是意思有了,但来龙去脉不甚清楚,看来“只讲‘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时下已经“后继有人”。作为一个吃了十几年财经报纸“饭”的记者,看了这些被人称之“

无厘头”的提问,有一种如芒刺背的感觉。虽然时下网上有劝吴敬琏“担待点”的说法,我却仍然认为,吴老的脑瓜“精得很”。他打的是我们不少财经记者的“软肋”。

  此“软肋”,亦即是我们一些财经记者对财经专业的不精。新闻有“学”,现在已经是无可争论的问题了。财经新闻之有“学”,更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财经新闻跨境还涉财经与新闻两域。正是如此,财经媒体(包括财经版面)对财经新闻的从业人员提出了“两栖人”的要求。一方面,它以专业细化的路径采集财经资讯;另一方面,它以“外行看得懂,内行看得清”的手段传播财经资讯。有识之士有言,目前财经媒体的发展已不是版面扩张的外延型发展战略,而是以专业细化为手段的资讯增强战略,这是很有见解的。记者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相关媒体的分工水平和传播效率。提“无厘头”问题的记者,是决计担当不起此重任的。而当财经记者不能和专业财经人士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时,被采访者的担忧,即生怕深陷责难性漩涡,进而产生群体性误读与错解,为情理之中。就此而论,吴敬琏的“挑刺”是一个警示:作为财经记者,要不断自问,积累是否到家,问题是否到位,理解是否准确。这是一道“门槛”。

  不是危言耸听。这种“专业报纸不专业”的倾向,财经界人士已有诟言。巴曙松先生在“2·27”大跌后就感言,一个影响力日渐扩大的市场,一个参与者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专业、严谨的财经新闻的报道体系、报道团队。但是,从引发2月27日市场暴跌的一些导火索新闻看,典型地显现出娱乐化的、如同报道八卦新闻一样报道可能影响市场走向的新闻消息。例如,被指责为导致市场下跌导火索的新闻之一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就流动性管理、资产价格等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几个判断,稍微检索一下会议的召开时间就会发现,周小川行长参加会议接受采访的时间应当在1月上旬春节之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半个月之后在转载和报道这则新闻时几乎没有作任何的判断和说明,结果被视为此次股市暴跌的新闻导火索之一。巴曙松由此提出了防止财经新闻体系缺乏专业化精神进而“娱乐化”的问题。“娱记”时下似乎以贬义评价为多。专业财经新闻的“娱乐化”,乃财经报纸之大忌也。

  不要怪吴敬琏“无情”。另一种样式的“苦口婆心”,实在是一个慈祥老人的“恨铁不成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