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老百姓远储蓄近股市的另一个答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7:0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周俊生

  央行日前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其中的引人注目之处是,我国居民投资基金和股票的意愿已连续创下新高。超过30.3%的居民认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提款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这一比例比上季度提高了11.7个百分点。

  老百姓为什么远储蓄近股市?答案似乎很简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离开银行走进股票市场,是由于股市出现持续上涨行情,符合资金的趋利本性,股市出现的可观的财富效应对居民储蓄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除了这个一目了然的答案以外,我们应该还可以作出另外的解读,提供另外的答案,那就是储蓄所能得到的收益实在太低,已经不能与目前的经济基本景气状况相匹配。还是在央行的这份问卷调查综述中披露,有9成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或偏高”,至于老百姓对目前储蓄得利是否满意,问卷调查综述没有披露,事实上问卷中也没有设计这样的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银行把资金搬到股市,已经说明了问题,老百姓对此是不满意的。虽然央行刚刚进行了加息,但他们对此的态度并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居民的富裕程度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沿海部分大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据说已经可以与欧洲中等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媲美。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一个严酷现实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还是在广阔的农村,仍有占人口总量并不太少的贫困阶层,他们的手头如果有余钱,还是以银行储蓄为主要生利手段。

  据说,在我国银行储蓄中,有一个“二八现象”,即20%的人拥有80%的储蓄额度,另有80%的人只拥有20%的储蓄额度。如果这个指标有可信度的话,那20%的人自然是富裕阶层,另外80%的人只能是相对贫困的群体。他们储蓄在银行中的资金很有限,对于央行的统计报表来说,只能算是非重点,对于一些商业银行来说,更是只被视为小生意。但是,对于这80%的人来说,这些不起眼的储蓄却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等着用这些钱来解决医疗、住房、子女入学、养老等生计中的重要问题。我们从来没有提倡这些人将他们本来就不多的资金投入到股市,事实上,他们也不会轻易进入股市。股市的财富效应再诱人,对贫困阶层来说永远是很遥远的,尤其是一些偏远的乡村地区,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无法承受股市的巨大风险。

  中国人一向有勤俭持家的美德,有了一点余钱就投入到银行。几十年来,中国的居民储蓄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的几大银行,也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随着

股票市场以及其他投资市场的出现,居民资金投向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储蓄仍然是主流,而且这个态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改变。这十几年来,我国的消费市场一直不够活跃,为了把更多的居民储蓄引到消费市场,央行曾经不断地降息,但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其实,这种做法使储蓄利率与经济景气脱钩,并不很符合储蓄利率生成的机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储蓄者的收益。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银行储蓄的收益水平,让其与目前的实际经济景气相适应,让银行储蓄在居民中重新建立起吸引力。

  当然,提高银行储蓄的收益率,途径可以有多种,加息并不是惟一的选择。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商业银行推出的

理财工具很受居民欢迎,但银行为了自己的方便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贫困阶层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更多地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品种多样的理财工具,使其有条件向贫困阶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延伸。

  多年来,我们总是担心储蓄过多会成为“笼中虎”,给社会增加压力。但这种担心只在书本上成立,在实践上却是多余的,就像这些高额储蓄不是一天之内忽然产生的一样,只要我们的社会稳定,它们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内被全部提空。由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有银行储蓄,因此可以认为,提高了银行储蓄的收益水平,也就是照顾到了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提高了他们的福祉水平,也推进了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建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