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企业并购中国企业要当主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7:5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周俊生 宝钢集团并购八一钢铁集团的消息,在市场上已经传了有一段时间,终于尘埃落定,宝钢集团通过出资30亿元控有八钢集团69.61%的股份,成为八一钢铁的实际控制人。在企业并购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经常性项目”的今天,这条消息也许并不是很轰动,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重要信号,中国企业在市场并购中正在争当主角。 八一钢铁虽然地处中国大西北,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资源,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上多家钢铁巨头并购的考虑目标。钢铁企业的发展空间总要受到“半径”约束,在广袤的大西北地区,千里万里之外的外地企业、外国企业要想在那里扩展自己的市场,光运费就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因此,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并购当地的企业做自己的根据地。宝钢与国际钢铁业巨头围绕八一钢铁并购的内幕,报端并没有很多的披露,但国际钢铁巨头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垂涎,则一直没有放松,米塔尔、阿赛洛入股华菱管线,俄罗斯北方钢铁公司、必和必拓对中国钢企的热衷也已不是新闻,在这种背景下,八一钢铁不可能成为“净土”。宝钢的出手,抢得了市场上的先机,显示了中国大型企业在并购市场上不甘人后的风范。 由此,我们想到了去年曾经轰动一时的徐工收购案和苏泊尔收购案。当时,两家外资企业凯雷、SEB分别对徐工和苏泊尔的收购,都曾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对这两起并购案持批评态度的人们,虽然从收购价格、行业地位、反垄断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认为让外资企业控股徐工和苏泊尔,有损害国家利益的嫌疑,尤其是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自己的博客上对徐工收购案的激烈批评,终于改变了徐工收购的“路线图”。其实,企业并购说到底是一种经济行为,对于外资企业实施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我们还是应该多以经济的眼光来看待。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收购外国企业已经司空见惯,那么,我们对外资企业对我国“非命脉企业”的并购自然也没有必要太敏感。当然,前述两起并购案是不是完全以经济的手段、市场的手段演进的,那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 但是,我们这样说,并不等于是在提倡我们应该敞开大门,把国内企业放手交给外资企业通吃。前几年,一些地方在企业并购中,以吸引到外资企业入主为荣,为了把“高鼻子”吸引过来,不惜自降身价,压低并购价格,同时又对国内有意进行并购的企业设置高门槛,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将其拒之门外,这其实也是一种“扭曲政绩观”的反映。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并购行为,虽然打着市场的旗号,但其实离市场很远,是一种不正常的经济行为,今天理应受到抵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深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升级,在未来的时间里,世界范围里的企业并购重组将以更大规模展示出来,中国企业理应在这种市场并购中争当主角。这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以宝钢集团收购八一钢铁来说,通过这次成功的并购,宝钢就有条件利用八一钢铁具备的丰富的铁矿石和煤炭资源,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甚至有助于宝钢产品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市场上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宝钢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受到困扰的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的提升。并购的成功使这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在西部“棋盘”上落下了有力的一子,这家中国本土钢铁业龙头的体能再一次得到了加强。 中国企业要在企业并购中争当主角,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一个成熟的市场对所有的企业都是公平的,并不因为我们是国内企业,在并购同样是国内的企业时就能得到特殊的照顾,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照样会缺乏话语权,照样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苦练“内功”,加快把企业做大做强,切实提高自身的经营实力,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条件在并购中脱颖而出。 在宝钢八钢签约仪式上,宝钢集团原董事长谢企华说:“中国的钢铁市场潜力巨大,受到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国际大型钢铁企业已加快了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渗透。此时此刻,中国钢铁企业应该有所作为,而且必须有所作为。”谢企华作为行业中人,说的是钢铁行业的事,但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