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请教吴敬琏 是权力过大了还是不到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 09:26 新浪财经 | |||||||||
巫继学 在政协会上,吴敬琏先生在批评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之没有转变过来时,继续着他过去的一个旧观点,认为时至今日,“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新华社3月8日电)。我认为,笼统地批评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权力过大,非但无益,甚至有害。
我这样讲,决非因为吴先生的观点毫无新意,而是在于他大有误读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根源之嫌。 政府与市场的分权问题,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就是一个老问题。吴老始终坚持政府的权力要减少,而市场的权力要增大。虽然这种看法在理论上并非原创,但吴老在当时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背景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并为市场机制大唱赞歌,是值得人们尊重的。二十多年来吴老的观点一以贯之,被人们喻为“吴市场”。 然而,中国经济社会目前出现的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诸多严重问题,究竟是因为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上权力过大造成的还是政府的权力行使不到位造成的? ──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而且至今未见有接近的迹象。请看数据:全社会收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达到0.45;财富分布: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年增速8%-9%;乡村居民:年增速4%-5%。──发达地区与发展地区差距拉大,东西差距虽然因为国家宏观战略而提到重大调整,但效果并没有预期那样理想。区域差距之外还有城乡差距,这一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也大有继续撕大的趋势。──行业间的不平等,在人们的经历中,都目睹过不同行业轮番大红大紫的情景: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期货公司,邮政电讯系统,煤炭电力行业,医疗教育部门,电脑软件、手机、电子产品、网络信息产品,等等。──改革成果分享不均。中国式原始积累在不到四分之一个世界的时期中,造就了一个富豪阶层,令许多中国人一举荣登与国际接轨的财富榜,然而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工,没有因为GDP一翻再翻中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强国自己收入相应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增强。他们种的粮,他们盖的房,分享盛宴场,罕有他们档。 这决非问题的全部,只是过去年间人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些领域。那末我想说的是,这些问题是不是不可避免,是不是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社会必然要付出的成本,民众必然要承受的代价?当然,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不能要求没有差错,也不能期望没有牺牲。但是,这些成本与代价却是可以减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规避的。至少事后我们应当做到。这些成本与代价其实不是别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减轻这些成本与代价,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就不能没有方向。 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权力不到位,才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不是拥有权力的大与小,而是权力用得当与否!如果用权不当,再小也可能出错。正确的表达应当是,政府在权力该大的地方不够大,在该小的地方不够小,在该到位的地方不到位,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则肆意出现(比如权力资本)。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要求各级政府继续放权,任由市场本身通过自发的价值规律事后调整,上述问题非但不会减轻,而且会变得更加严重,变得更加疯狂,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对立!我这样说,一直都有每日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类经济暴力事件为此背书。 经济自由主义之外还有凯恩斯主义,市场经济之外还有计划经济。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检讨在发展市场经济中不能吸纳计划经济中的合理科学的成份,并将计划经济的“婴儿”连同他的缺点像肮水一道泼出去? 事实上,通过各级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权力来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严重问题,是必须要承担的责任,而且它也有着广泛的调节空间与治理手段。因为这种权力不仅仅表现在传统的行政权力上,而且表现在改革中探索与学习国外经验而获得的通过经济政策与宏观(包括区域)经济手段的运用上。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