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奕
我所在的城市,垃圾箱作了新一轮更新,与上一代的不同在于划分了功能区,主要有四个: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烟蒂。上一代垃圾桶主要是前两者的划分。
划分更细,设计更时尚,清洁更方便,都体现了革新的成功。然而,一成不变的是
大家使用垃圾箱的方式,就我所见,从未发现哪位会在扔垃圾之前仔细对它们进行分类。
由于我们使用它的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这次革新的效果基本上停留在视觉层面。对于环境保护的推动,可能不只是停留在提供更为先进的设施即可,下面我想举个例子。
2005年夏天起,在衣着方面,日本环境省开始提倡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而在秋冬两季,提倡加穿毛衣、女性放弃裙子改穿裤子等。
采取上述措施后,办公室夏天可将空调的设定温度从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秋冬可调到20摄氏度。
根据统计,仅夏天空调温度设定调高2摄氏度一项,办公室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7月到9月可节约原油155万桶。
去年,我所在的城市也在提倡把空调温度从24摄氏度调整到26摄氏度,我想,差距也许并不在于我们比日本温度高2摄氏度,而在于他们在公布一项措施后,细化到你该摘下领带。
又比如,在乘坐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时,会发现由德国人设计的一号线出口处都增加了一个转弯,而我国设计的二号线把这个环节简化了。前者的设计,开始会觉得费解,徒增成本,到了夏天才发现,原来,如此可以防止冷空气流失,节约地铁为空调电费付出的成本。
细节最容易忽略,而“魔鬼在细节”。体现在上述例子中,我们的节能措施更多地还体现在呼吁层面。但口号的力量毕竟有限,更重要的是该如何去实现。比如多功能垃圾箱,也许四个功能区对于垃圾箱来讲已臻完美,但能否设计一套细则,让大家可以更方便地把垃圾分类呢?(作者为本报综合新闻中心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