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央行警示 各方木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7:22 财经时报

  汇率避险和贸易融资产品的迅速推出,并未吸引多数贸易企业。在汇率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如果中国企业仍固守以往的思维定式,它们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报记者 钮键军

  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或许比其具体币值高低更具风险性。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正在急速逼近市场的重要心理关口: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4月11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达到1:8.004。市场纷纷预期,人民币汇率“破8”很快就要发生。

  其实,对于专业人士而言,人民币汇率是否“破8”已非关键,“现在的问题是,各方是否已经充分意识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财经时报》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查发现,多数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的态度是:“木然”。即使采取了规避汇率风险措施的企业,一般也只会使用提高出口商品报价等手段。

  在银行业看来,或许企业只有吃过一次大亏后才能有所觉悟。对此,外贸企业的抱怨也直指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银行提供的避险工具价格过高,我们难以承受。”

  严重警告

  8.04、8.03、8.02、8.01。这些对于人民币升值均有支撑作用的市场心理关口,在今年春节后一一被突破。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何时能有效地“破8”——这个市场心理大关。

  对于人民币币值的急升态势,市场的解读是:鉴于中美目前较为紧张的经贸关系,中国央行正在放任人民币升值,以便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中国外交部4月11日宣布,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4月18日开始对美国等5国进行国事访问。因此市场预期,此时央行更多地放任人民币波动将是必然。

  不过,一些外汇专家认为,虽然不能排除央行有意提升人民币币值的可能性,但目前人民币汇率走势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央行在警示外界——人民币汇率风险正在加大。

  仔细分析春节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不难发现,外汇专家的看法有现实基础。3月份的前三个交易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8.02到8.04区间内反复波动,其中一个交易周的波幅甚至达到千分之一。这是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最大的单周波幅。

  这种汇率走势反映出引入人民币做市商制度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在持续深入。当时,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分析是,央行正在试探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空间。市场亦预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空间将扩大到1%到1.5%,此前,这一幅度被锁定在0.3%。

  准备得如何?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此后的一次讲话,道出了这番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真谛。3月18日,素有“铁娘子”之称的吴晓灵在一次公开讲话中,向席间在座的企业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你们到底准备得如何了?”

  显然,央行对于目前企业应对人民币汇制改革的进展并不满意。

  根据2月中旬央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尽管有些企业已采取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但范围非常狭小。在这份报告中,央行再次敦促企业尽快适应人民币汇制改革的步伐。

  央行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它们将遭受灾难性的打击。

  去年中国出口总额为7260亿美元。根据相关部门测算,目前中国外贸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3%。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币升值1%,外贸企业将损失18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近1%,按此速度估算,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或许在3%左右,届时,中国的外贸企业将几乎毫无利润可言。

  企业木然

  从《财经时报》的调查情况看,中国的企业似乎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不在意。

  3月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曾让一些专门从事贸易融资的银行信贷员们兴奋不已,在他们看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会使出口企业乐于接受银行提供的汇率避险产品。

  结果让信贷员们非常失望,出口企业依然无动于衷。

  中国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副总经理林治洪感慨道:“或许,出口企业只有在吃一次大亏之后,才能觉悟过来。”

  在林治洪看来,出口企业对于汇率避险乃至贸易融资产品态度木然的原因在于,多数外贸公司虽然意识到人民币汇率的风险,且对银行的汇率避险产品也十分看好,但它们担心汇率避险产品同时也可能导致亏损。

  尤其是国有外贸公司,它们的典型回答是:“用你们的产品如果赚了还好;要是亏损,我们就没法承担责任了。”

  对于一些私营的外贸公司,无论其规模大小,基本都没有懂得相关避险知识的人才。

  据央行统计,目前有近7.8%的企业是通过提高出口商品售价来规避汇率风险。一位贸易专家指出,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因为,价格由供求双方协商决定,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价格的上涨空间将进一步收窄。如果买方不接受价格,出口企业将面临失去客户的风险。

  在这位专家看来,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升级的做法十分可取,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病。因为产品升级需要一定的过渡期,不能立即见效。在这个过渡期内,企业是否有能力忍受阵痛将成问题。

  因此,无论是外贸专家还是金融专家都建议,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银行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来应对目前的人民币汇率风险。

  尴尬的避险工具

  几乎所有接受《财经时报》采访的企业都表示,它们不是不想采用贸易融资产品(包括各类汇率避险工具),而是高昂的费用阻碍了它们的选择。

  《财经时报》调查过程中经常听到的另一个典型的说法是,“我知道汇率避险工具好,但我也要考虑利润”。

  目前,银行提供了多种包括汇率避险在内的贸易融资产品,包括出口保理业务、托收业务、远期结售汇等多种业务。一些企业抱怨说,中国目前的远期结售汇业务比香港地区的NDF(无本金远期交割)要高出60个基点左右。它们还不如直接去做NDF合算。

  对于其他贸易融资产品,企业也认为费率过高。据它们介绍,如果采用这些产品,其利润将至少减少1/3。它们甚至表示,“即使人民币真的升值了3%,我们也宁可不用汇率避险产品”。

  企业冷淡的态度与银行热衷贸易融资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反差。

  目前,深发展、民生、浦发以及广发等诸多银行都先后把发展贸易融资作为自身战略发展的重点。作为中国贸易融资(包括汇率避险产品)的领军者——中国银行也推出了“出口全益达”贸易融资产品。

  既有供给亦有需求,却因价格环节产生的矛盾,使得中国这一贸易大国的贸易融资市场发展十分缓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