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应对后过渡期 金融巨头密集喊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 13:23 《财经时报》

  金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金融主管者大都采取“喊话”的方式向外界表明着自己的政策取向

  □ 本报记者 钮键军

  9个月之后,中国金融业的大门就将向所有合格的国际金融机构敞开。中国的众多“土
狼”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同“洋狼”们的竞争,无疑是中国各主管部门最为关心的事情。

  但由于金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因此除银监会出台一些规范金融机构经营的政策外,其他金融主管者大都采取“喊话”的方式向外界表明着自己的政策取向。

  争取时间

  “我们正在为下面(各金融机构)争取时间,希望下面能够利用时机。”央行的一位人士这样对《财经时报》记者说。

  近些日子来,中国央行的领导们经常在公开场合告诫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要抓紧时机进行结构转型,以应对今后激烈的竞争局面。

  按照中国的入世承诺,2006年底,对银行业的保护将全面终止,而之前证券、保险、期货等业务则已经开放。

  在原花旗银行亚太区资产融资部总裁夏保罗看来,今后2-3年将是外资银行向中国大举进攻的时期,因此,中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在管理和经营思路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安全第一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最近在一次公开场合对外界表示,中国将加快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这表明,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步伐将在今年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从长远来看,逐步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是中国外汇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目标,但没有设定时间表。当前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兑换的进程要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等相适应,要与其他改革通盘考虑配套推进,同时还要考虑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

  此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经常项下的可兑换,但作为可兑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本项下则一直保持着管制。

  规范秩序

  与央行系统的喊话方式不同,中国金融的另一个主管部门——银监会则主要依靠政策发布来完善中国的金融安全机制。

  在今年1月12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一口气签署了4部文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外资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这四部文件以及其后签署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都具有统一特点:加强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特别是其中的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表明,中国政策制定者已经将金融业开放后对外资监控的工作纳入视野。据悉,银监会还为监管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了专门的部门。

  银监会的这种制度上的安排,无疑是为了在同外资银行的共舞中,保持中国的金融稳定。(032739)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