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正文
 

名人里籍之争:经济利益驱动下的资源经济博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9日 17:44 经济视点报

  花木兰成了“邻家女”,“诸葛亮躬耕地”频争议,“愚公故里”商标被抢注,老子故里出“新说”,韩愈“老家”起争议,《朝阳沟》原型成谜……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为何频遭“邻居”青睐?

  专家揭秘:名人里籍之争的实质,是资源之争、品牌之争。

  □经济视点报主笔 李万卿

  木兰究竟“谁家女”

  木兰是我国古代一位家喻户晓的代父从军的女将军。但是——

  木兰谁家女,何处是故乡?

  河南人说,木兰故里在虞城,有木兰祠为证。

  安徽人说,木兰家在亳州,至今遗址尚存。

  湖北人说,木兰为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

  除此之外,木兰故里还有陕西延安说、河北完县说等多种。而目前争论最激烈、并进行开发大比拼的,是虞城和黄陂。

  2005年8月31日,黄陂区木兰山公园经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审定,获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9月3日,《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计划》出台,把黄陂定位于“木兰故里”,计划把木兰生态区建成集木兰史迹、宗教旅游、生态度假、会议接待、业务培训于一体的现代旅游文化产业区。并且,还要开发以花木兰为形象的系列旅游纪念品。

  与如此红火的黄陂相比,河南虞城“木兰故里”目前多少有点落寞。

  9月7日,《经济视点报》记者来到虞城县营廓镇。

  营廓镇有木兰祠,秋日的午后,游人很少,木兰祠内外静悄悄。

  据管理人员介绍,木兰是“千真万确”的虞城人,虞城从唐时便为木兰建祠,后多次重修扩建。1994年毁于兵火。1981年,虞城木兰祠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93年阴历四月初八,在传说中木兰生日那天,虞城县举办了首届木兰文化节和木兰学术研讨会。自2000年起,商丘市开始接手举办两年一届的木兰文化节系列活动。

  不过,木兰文化节过后,木兰故里便“门庭冷落”。

  记者举目四顾,如今的木兰祠堂大殿已依原样重建,大殿内新塑有木兰戎装及木兰从军群雕,木兰祠外,还建有毛泽东手书《木兰传》诗壁和木兰陵园。

  在虞城,如果说“家乡人”对木兰不重视,看来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他们不仅有两年一届、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的“木兰文化节”,还有几十种农产品注册了“木兰”商标。目前,在该县,各种宾馆、街道、武术学校、小吃店等以木兰命名的企业、产品及设施有近600个。他们创造的“木兰经济现象”,也曾让湖北黄陂人羡慕不已。

  不过,如今湖北黄陂的“大手笔”,确也让虞城人“倒抽一口凉气”。

  河南名人“邻家”眼馋

  湖北与河南“争抢”的文化名人,还有诸葛亮。

  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了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想不到成了历史悬案,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为争“躬耕”之地,竟然打了上千年的“嘴官司”。

  2003年春季,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襄樊市领导5次赴京活动之下,将新编的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节选《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刘备与诸葛亮“对答”文章,取名《隆中对》,还在选用的诸葛亮《出师表》中将“南阳”注解为“现在襄阳一带”。这一注解,把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推向高潮。两地论战,从民间到官方,连番上演“口水战”。

  著名作家二月河语出惊人:“历史不是泥巴做的,谁想捏个啥样是啥样。”

  南阳市委书记何东成说,二月河的话“非常大气”。

  今年9月4日,南阳市政府在北京发布新闻:10月1日~6日,将在诸葛亮躬耕地——南阳市卧龙岗举行“中国·南阳2005世界名商祭拜诸葛亮盛典”。

  这边“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战犹酣,那边山西晋城与河南济源又争起了“愚公”。起因是,“愚公移山”、“愚公故里”和“愚公山庄”三个商标,被山西晋城人抢注了。

  济源市政府驻郑办事处主任卫祥玉说,这三个商标均与旅游有关,提交日期为2003年年初,注册类别为第39类。这说明,两年前这位叫做陈晋民的晋城市民,已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愚公移山”的旅游资源。只是在两年后的今天才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的初审。

  但事实上,“愚公移山”典故中的王屋山并不在山西,公认在河南济源市境内。山西那位抢注者虽有恶意抢注之嫌,但也给济源市敲响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警钟。

  韩愈陵园位于河南孟州市区西6公里处,中国国际韩学研究院就设在这里。

  韩愈故里在河南,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但同“诸葛亮躬耕地”一样,教科书的一个“注释”,引发了韩愈的里籍悬疑。

  2000年11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二册对“韩愈”诠释:“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这一注释,立即成了河北昌黎县乃至秦皇岛市的一大“福音”。2002年12月18日,秦皇岛市成立了昌黎韩愈研究会。自此以后,河北昌黎县以“韩愈故里”的名义,开始了对“韩愈”的开发。

  河北不仅与河南争韩愈,还争“栓保”和“银环”。

  “栓保”和“银环”是豫剧《朝阳沟》中的人物,40多年前,著名剧作家杨兰春编导了豫剧《朝阳沟》,一时间唱红全国;40多年后的今天,“朝阳沟”又成了有心人的卖点。这个“卖点”,就是“朝阳沟”的文化品牌中的含金量。河南登封的曹村是《朝阳沟》的创作地,河北武安的列江是《朝阳沟》编剧杨兰春的故乡,两地都说是正宗的朝阳沟。

  与河南争名人里籍的事还有不少。例如老子故里,被河南鹿邑县和安徽涡阳县就已经争了多年。司马迁《史记》载老子为“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过去大家均认为此地在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至今该镇尚存唐玄宗敕命所立御碑和宋真宗亲临太清宫致祭所留御碑。但近些年,安徽涡阳方面则认为,春秋时期的楚国苦县即现在的安徽涡阳。

  一位学者曾说,历史是不需要人们像赶集买东西那样去凑热闹的,它正因为清冷才显出了庄严,它正因为寂寥才展示了凝重。

  争名人就是争“含金量”

  河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为什么频遭“邻居”青睐?

  对这种名人里籍之争的原因,张新斌可能最有发言权。

  张新斌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多年以前,他就和河南省许多学者对古代文化名人里籍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

  张新斌告诉《经济视点报》记者,历史名人所遗留下来的人文遗迹,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未能到多少重视的话,随着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品牌意识的强化,尤其是产业调整所带来的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历史名人的里籍日益成为各地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说,名人里籍之争的实质是资源之争、品牌之争。名人之争若无上述意义,只不过是学术圈里文人间的笔墨官司,既缺少后劲儿,又缺少声势;而当名人里籍成为资源之后,名人之争便成为古往今来极为罕见的资源争夺大战了。

  卫祥玉是“愚公故里”的捍卫者。

  卫祥玉说,今年是《愚公移山》发表60周年,济源是愚公的故乡,弘扬愚公精神,广泛宣传“愚公移山”品牌,对宣传济源、提高济源知名度意义深远。他建议济源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著名书画家以《愚公移山》为题材的书画作品,并邀请他们到愚公故里参观考察,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关于《愚公移山》方面的文章、题词、讲话及徐悲鸿等著名书画家有关“愚公移山”的书画作品汇集成精美纪念册、挂历等,并发行纪念封,在王屋山景区、重要文化场所建设以《愚公移山》为题材的作品展览馆。

  卫祥玉还特别建议,将“愚公移山”进行商标注册,充分利用“愚公移山”的知名度,广泛宣传济源。

  毫无疑问,卫祥玉的建议,就是看中了“愚公故里”的含金量,看中了“愚公”的品牌效应。但遗憾的是,却被山西人捷足先登了。

  这几年,全国各地纷纷打出“唐宋八大家”的名人牌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自称韩愈第38代世孙的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韩树昌说,河南孟州市靠韩愈把当地旅游业搞得红红火火,河北昌黎县作为“文公后裔聚集地”,也具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济视点报》记者在鹿邑采访时了解到,河南鹿邑县政府已制订了老子文化开发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规定,将进一步加快与老子生平和传说相关的景点、设施建设,不断丰富老子故里的人文色彩,组织开展老子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和相关产品的开发。

  在安徽省,涡阳县政府开发老子文化的“经济冲动”也非常明显,当地领导直言不讳地说:“涡阳系老子故里、道教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金矿’。”

  有专家评估,“诸葛亮”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至少值800亿元人民币。

  基于此,襄樊和南阳争诸葛亮的“躬耕”地,就不仅仅是学术之争了。“知名度”对襄樊和南阳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诸葛亮”这块招牌几乎是一把打开“知名度”的金钥匙。但是,无论是襄樊还是南阳都没有完全将这个品牌的价值开发出来。

  800亿元怎么开发?记者了解到,两地其实并不希望这场争论过早结束。“争论也有一定的好处”,人们都知道“诸葛亮躬耕之地”有两个地方,旅游者出于好奇心可能两地都会去看看。南阳市有关方面也认为,争论可以长期开展下去,对于提高双方的知名度都有好处。而事实上,两地在挖掘“诸葛亮”这块品牌的价值上显然都没有争论来得起劲儿。

  郑州大学经济系主任周柯认为:“争抢名人资源,更多的是想借此来宣传自己,扩大影响,增强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区域经济的意识。”河南省政协常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挺的分析发人深思:“为什么学术上的争论能够上升到地区间政府的争论?都与经济有关,借古人之名,唱经济大戏,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先定调子,再请专家论证就有点过头了。”

  “名人效应有巨大的影响力,争论的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这是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教授张民服的观点。

  张新斌说,名人里籍问题之所以出现争论,一是由于历史久远,行政区划沿革,使得原本或者清楚或者一开始就记载的不大清楚的东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二是文化背景对一个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举足轻重——名人品牌与地域经济、地域形象是紧密联系的。文化品牌有很高的含金量,对一个地区个性的塑造、产品的经营,可以做很多文章。

  对名人资源的开发竞赛

  一边是争论、争抢,一边是开发“竞赛”。

  陈大明是鹿邑县委党校校长,现在老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老子文化研发,参与招商引资。

  陈大明告诉《经济视点报》记者,老子故里在鹿邑是不争的事实,还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真的就是真的,不需要费口舌争论,也没有必要去争论。“我们的态度是:不争论,只管干。”

  这几年,鹿邑县还真对“老子文化”资源的开发做了不少工作。

  鹿邑县规划在新城区建设老子文化广场,在东起太清宫牌坊、西至老君台神道建设一条融老子文化、道家文化、李氏文化为一体的老子文化大道,装点10里文化长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观光景区。

  在老子文化遗产挖掘整理方面,鹿邑县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各种版本的老子《道德经》研究论著,编写出《道德经译注》和《道德经评析》,同时整理出版了《老子文化开发系列丛书》,还将通过进一步办好传统的太清宫、老君台庙会,筹备老子(道家)文化节等形式,积极开展老子文化交流活动。

  鹿邑县还由政府注册了“老子故里”、“老子”、“太清宫”、“老君”等商标,避免了老子故里无形资产的流失。

  2005年6月28日,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香港阳光电视集团(杨澜)参与承办的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原列传——文化河南》、《老子》在鹿邑县开拍。

  2005年11月10日~12日,该县还将召开已连续举办了十多年的“鹿邑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

  当然,安徽涡阳县也不甘示弱。早在上世纪90年代,涡阳县委、县政府就响亮地提出“打‘老子’牌,唱文化戏,促实业兴”的口号,确立了以“打牌”引人,以“唱戏”造势,实现富民强县的工作思路。他们努力把“老子”这一无形资产渗透和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以“老子特色”抢占市场,应对商品经济挑战。

  这几年,“老子”牌也被涡阳人运用得无处不在。“老子商苑”、“谷水商场”、“道乡源大酒店”……走进宾馆饭店,还能品尝美味可口的“麻姑献寿”、“太极豆腐”、“八仙过海”等有关老子的名菜佳肴。这些初具雏形的旅游景点,使人一到涡阳就有做客老子故里、身处道德之乡的感觉。

  在“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中,襄樊是边争边干。在襄樊,吃有孔明饭店,喝有“三国演义酒”,住有卧龙宾馆,看有诸葛亮文化广场,玩有三国旅游专线;在通往隆中的道路两旁,分布着数不清的酒家、旅馆和旅游品商店,它们均多以“三顾”、“卧龙”、“三国”、“诸葛”、“孔明”冠名,而旅游商品店中则挂出了形形色色的鹅毛扇,绵延十余里,蔚为壮观。“诸葛亮”在襄樊无处不在。

  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仁瑞与《经济视点报》记者有过多次接触,他对南阳“诸葛亮躬耕地”的研究和开发“不太满意”,南阳是“雷声大雨点小”。

  说起对“诸葛亮躬耕地”的开发,南阳诸葛亮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冯青弟的话耐人寻味:“南阳本土名人太多了,诸葛亮又是‘外地人’,只是‘躬耕于南阳’,南阳可能忽视了诸葛亮。而襄樊由于古迹少,历史名人远不及南阳多,唯独诸葛亮家喻户晓,所以,就集中力量宣传诸葛亮。南阳在诸葛亮的宣传和开发上都是不够的。”

  孟州市就非常懂得“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内涵,作为一个县级市,孟州市在10年内举办了3次高规格的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充分显示了孟州人独特的文化眼光和超前的开放意识,并把“韩愈经济”也搞得让河北昌黎方面羡慕不已。

  现在,湖北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方圆有1000平方公里,依托灵、秀、奇、险、幽的自然山水,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景区。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木兰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2万元,在武汉全市的景点中,木兰天池人气指数荣登榜首,木兰山、木兰湖也稳居前5名。

  在河南虞城,一边举行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的“木兰文化节”,一边把“木兰”的标签“贴”得到处都是。

  河北武安的“朝阳沟”远远晚于河南的“朝阳沟”,列江的“银环”和“栓保”也不那么正宗。前几年,列江村把村西的西沟更名为朝阳沟,于2000年起动手开发“朝阳沟风景区”,并于去年找了一家合作伙伴,共同对景区进行一期开发。

  各地为何竞相开发名人资源?

  张新斌一语道破天机:“名人资源具备了一般经济资源的特点,即这种资源可以开发。名人资源的特殊性还在于可以作为纽带,如可以吸引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人不辞辛苦前来寻根,从而增加更多的投资机会。因而,历史名人的研究与开发,不仅仅是旅游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大经济、大发展的问题。”

  被动的河南

  虽然,在河南文化名人的里籍之争、开发竞赛中,河南的一些名人故里倾力迎战,但还是处处显示出被动。

  《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登封的朝阳沟村时就很纳闷,沿途很少有指示去朝阳沟的标牌。村内、村外也很难找到“朝阳沟旅游区”的感觉。

  朝阳沟究竟怎么了?知情人说,朝阳沟人一直没有用好“朝阳沟”的牌子。自从1974年更名为朝阳沟村后,几十年来,他们说《朝阳沟》,唱《朝阳沟》,不断与《朝阳沟》中的演职人员交往,直到近几年,才渐渐意识到“朝阳沟”不仅是一部戏,还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文化品牌”。

  据悉,登封市也提出过“西有少林寺,东有朝阳沟”的口号,但真正重视的还是少林寺。少林寺凭借一部电影名播世界,主要是政府舍得投资,重视它的开发和建设。而政府对朝阳沟的支持,多是停留在口头上,基本没有落到实处。“我们是端着金碗要饭吃!”

  与河南登封朝阳沟村不同的是,河北武安列江村几乎把“朝阳沟”包装到了极致。他们不仅在村头塑有“栓保”、“银环”的塑像,还建有“杨兰春旧居”、“栓保、银环旧居”,只要能与豫剧《朝阳沟》沾上边的,列江村都能找出“实物”,找出理由。就连当年毛主席接见河南省豫剧三团的照片,列江村也能“为我所用”。

  还有“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直到襄樊通过“工作”,把教科书上的“躬耕地”注解为“现在襄阳一带”时,南阳才慌了手脚。

  张新斌对这种被动的评价是:中原历史名人的研究缺少主动性,老子丢了才去研究老子,庄子丢了才去研究庄子,墨子丢了才去研究墨子,还有许多河南历史名人也都是别的地方跟我们抢了,海外来寻根了,才急急忙忙地组织力量去研究、应付,总是被动去争,缺少主动性,导致必须用更大的力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有关方面没有总体把握河南历史名人资源的价值,开发工作显得杂乱无章,内部撞车的情况时有发生,缺少必需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整体把握方面的资金投入,因缺少具体的受益单位而无从解决。正是由于这个根本原因,才使得主动出击极为罕见,因而在总体上制约了河南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

  事实也正如此。

  木兰文化资源虽然在河南和湖北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但河南也是被动的。记者注意到,两地下大气力开发,都在美国动画片《花木兰》推出之后。迪斯尼公司耗资1亿美元推出的动画片《花木兰》,令1998年6月的美国影坛叹为观止。《花木兰》首映3天票房纪录就达2300万美元。目前已赚了7亿美元。原来,木兰文化也能赚如此多的钱,湖北和河南都恍然大悟。

  两省这才加快了对木兰文化的大规模开发。到今天,湖北的“花木兰”成了产业,而河南的木兰文化虽说也做了不少文章,但还说不上已经“做大做强”。

  看来,只有主动,才能把握商机。

  如何捍卫河南名人资源

  毋庸讳言,河南文化发展中出现过体制弊病。

  2005年7月12日,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就直言不讳直指体制弊病。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可不少文化资源依然躺在那里,无人问津。对此,徐光春十分痛心:“我们的文化遗产与兄弟省市相比丰厚得多,可我们没有充分去发掘、去利用。就拿陕西的黄帝陵来说,虽然只埋葬着黄帝的靴子,但每天前去观光的人还是非常多;可看看我们的黄帝故里,却远不如人家红火。”

  徐光春语重心长地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这样的历史荣誉,在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觉悟、要警醒。一方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一方面要认清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体制机制,积极应对挑战。怎样正确对待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地处理历史与发展的关系,既利用历史资源又做到不受或少受历史的束缚,是一个大课题,是一篇真文章,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规划。”

  还是“诸葛亮躬耕地”争论问题, 一种倾向性的观点认为:南阳应当向襄樊学习,大张旗鼓地利用诸葛亮文化品牌。

  其实,在躬耕地问题上,已经争了一千多年了,就史料而言,很难取得什么重大突破了,从地下挖出新证据的可能性也极为渺茫。正确处理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关键在于找准历史在发展中的定位。历史作为一种资源,它是为发展服务的,服从于发展。“诸葛亮”这个牌子,我们不能简单地作为招牌使用,要科学利用这个牌子,就得转换理念,真正打造诸葛亮文化品牌,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找准它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品牌的品位优势。这才是当前最为紧要的,是我们利用诸葛亮文化品牌努力的方向。

  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秘书长白万献说:“我们搞诸葛亮文化研究,就是要把诸葛亮文化现象转变为生产力,为南阳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就在南阳和襄樊论战正酣之际,南阳市的一位叫贺民的个体老板,就看到了“诸葛亮”的巨大商业价值。

  去年2月17日,贺民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拿到了以他个人名义申请注册的“诸葛亮”5类服务商标授权书。这5类分别为宾馆酒店、玉器珠宝、啤酒饮料、商业咨询和旅游开发。

  5类“诸葛亮”商标虽然被注册了,可贺先生又苦于没有好的开发项目,如果这样一直闲置下去就是另一种资源的浪费,于是他就委托郑州清风拍卖行负责拍卖这5类商标的所有权。

  无论是贺先生还是拍卖行,都很希望这些标有人买走,最好是河南人,南阳人更理想。

  但是,贺民的这5类“诸葛亮”商标遗憾地流拍了。

  学术上争论不休,注册了商标又不去积极开发利用,究竟是体制弊病还是观念问题?值得深思!

  对此,张新斌还指出,“名人”搬家现象,已引起决策圈领导的关注。中原历史名人的研究已不仅仅是学术问题,甚至成了“政治”问题,中原历史名人的“安家”问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中原文化核心论”接受诸多挑战在一个侧面的反映。

  针对周遍省份争抢河南名人资源现象,张新斌说,“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河南历史名人有912位,在全国位居第一,河南文化得天独厚,过去因为我们对此重视不够,才引起周边省份的关注。现在,河南省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所以,对名人资源一定要十分关注,要把名人资源家底儿摸清,然后加以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特别是有关方面应有意识地推出一批河南古代文化名人品牌、圣人品牌。

  张新斌说,是河南的东西,还是要争的。不然,河南文化就成了无根之草。

  河南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许挺在谈到如何捍卫河南名人资源问题时,说了一个“关键”:关键是政府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开发利用力度。

  “文化河南”魅力乍现

  “文化大省”、“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提起河南省的历史文化,不少河南人如数家珍。

  但是,一边是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是尴尬的文化现状。

  现在,河南的决策者下决心要改变这种尴尬。

  2005年6月2日~3日,河南省委中心学习组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进行专题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要“实现我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产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着力打造河南的文化品牌。

  徐光春说:“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两个字:行动。要扎扎实实行动起来,紧紧张张行动起来。”

  据统计,2004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略低于山东、湖北等省份,而规模水平高于湖北、湖南等省份。这表明,河南的文化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预测,2005年,我国文化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如此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河南有理由、有能力从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切下一块来,打造出河南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龚绍东认为,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文化的自然经济阶段和计划经济阶段,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文化产业成分还比较少,我们缺少的是把文化宝藏的优势资源开发“变现”,成为产业化的经济运作。

  因此,河南决定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实现由文化资源优势到文化产业优势的转变,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同经济发展一样,走在中西部地区的前列,努力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在未来15年年均增速达15%以上,力争到2010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左右,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左右,把河南建设成为文化大省,并逐步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庚香说,文化河南是相对于开放河南、经济河南、法治河南、诚信河南而言的。文化河南同河南文化相比,视野更宽,境界更高,时代精神更强。

  李庚香认为,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也就越强。

  他同时指出,建立一种科学型文化体系,既指文化发展必须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指文化发展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原则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繁荣,另一方面则要按照改革体制、创新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原文化不能始终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吃烩面、听豫剧、看少林武功”的水平上,要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更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建立起一种创新型文化体系。树立文化生态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文化体系。

  发展文化产业,河南正创新机制,在最近的“中原文化上海行”活动中,河南文化魅力得到了突出体现。

  9月7日,在河南文化产业项目发布会暨文化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8个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合同,合同金额4.45亿元;合作协议37个,协议金额34.05亿元。此次河南文化上海“招亲”活动,共签下38.5亿元的“大单”。

  由此,我们设想,河南被“邻居”争抢的文化资源是否也可以同时考虑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毕竟,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的资源,同时也属于全民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