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馆长们眼中的博物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15:42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恒涛

  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在传承文明、增强本土文化实力重要性的当下,中国本土的博物馆也渐渐变得更加开放。许多博物馆开始实行免费制度,中国博物馆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三天时间,我将在有视觉的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我还要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博物馆在传承文明、增强本土文化实力重要性的当下,中国本土的博物馆也渐渐变得更加开放。许多博物馆开始实行免费制度,中国博物馆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08年3月18日,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中国故宫博物院以及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齐聚上海,阳光媒体集团主席、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作为嘉宾主持,共论“人类文明的共享与弘扬”的主题,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世界文明的一次别开生面的交流。

  博物馆可以把一切联系起来

  尼尔·麦克格瑞格(英国大英博物馆馆长)

  1759年大英博物馆创办之时,英国正处于启蒙运动时期,当时人们非常积极地进行质疑和批判性的思考,也正在试图对人性有进一步的理解。所以从建馆之初,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就是用来提倡人们互相之间的文化理解,所有的藏品都是互相有关联的,它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博物馆里有从古埃及来的一片石碑,有来自非洲西部地区的青铜女王雕像,还有墨西哥出土的双头蛇,这些展品都在同一间博物馆里进行收藏。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它们之间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它们的互相异同之处。马克思也曾表示: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大系统。

  现在的伦敦是一个世界性的都市,这里的人们讲超过300种的语言,这让博物馆成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每位伦敦市民都能在这里看到自己的历史,它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就是把这些藏品和国家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昨天和今天联系起来。我们也会利用一些植物来做展览,稍后我们会开始种植一些中国的树种做一个中国的景观。比如中国的灌木、花卉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前院,这不仅是展示生物的多样性,更是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比如竹子,它是中国人的食材之一,也象征着正直的文化寓意。

  博物馆是跨越国界线的思想和文化运动

  菲利普·德·蒙特贝罗(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文物的流动和知识的增长密切相关。文物的流动是人们学习过程的一个核心,人们从中积累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因为文化总是互动的,它是多面的,混合的,通过互相的接触日益丰满。

  在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博物馆里,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从一个文化到另一个文化只有几步之遥,它向人们展示文化其实是多样的、差异的、动态的,是跨越国界线的思想和文化运动。这种方式有助于人们评价文化差别,更有助于人们达成对自己本国文化的全面了解,了解本国的风格,了解本国的文化和文明。

  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我们很振奋地看到中国已经和许多国家机构同行建立了开放的学术联系,这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艺术交流。

  中国的一些大型博物馆也开始建立一些数字博物馆或设计一些网站,这都是中国数字国家博物馆项目的一部分。世界上有大量的人口,他们也需要知道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大部分人们其实第一次接触到艺术品并不是接触到原件,很可能就是接触到这些数字图片。

  我对艺术的热爱也并非源于在巴黎读书时参观卢浮宫的经历,而是源于我在家里夜以继日浏览漂亮的彩色图册的日子。

  共享是一种智慧

  陈燮君(上海博物馆馆长)

  在今天,人类文明的共享与弘扬已成为全球博物馆界的话题。

  共享是艺术更是智慧。其实艺术也是智慧,智慧能赢得共享,智慧能催生繁荣,智慧能激活事业,智慧能穿越历史。这种智慧是一种深沉,这种智慧是一种文化,这种智慧是一种双赢,这种智慧是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有人说在网络时代应该把共享让位于竞争,各博物馆之间在文物真迹、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文化商品开发上的竞争已成一种态势。

  我们可以做一番思索,在时代本质上说合作多于竞争,从发展上来说共享优于封闭,联手走向共赢,从博物馆的昨天、今天可以告诉明天,宁静、祥和、理性和融资是实实在在的成功之路。在网络时代充满了竞争和博弈,智慧会在竞争的交错中发现共享的网格,同时会在博弈中显示大气与睿智。

  文明共享的现实意义还在于文物资源的短缺。世界上有一些藏品甚丰的博物馆,但是在大众的期盼看来还是如此的短缺,需要更多的个体展品为群体展像,有更多文物的集体亮相。正是面对有限的文物资源博物馆更应以共享求持续,以智慧对短缺,文明共享是艺术的共享更是智慧的共享。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