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眼镜60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9:54 财经时报

  刘恒涛

  曾有国外好事者调查民意,列举历史上百件足以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发明,答案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但抽水马桶和眼镜却名列前茅  

  目前在市场能寻觅到的古董眼镜,大多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产品,特点是用料考究,以黄金作为原料是最普通的,除此还有白金(铂),紫金,墨晶,玳瑁,紫铜,白银,象牙等,无论从镜片的磨制到衔接两镜片之间的“桥梁”,包括镜脚,花纹雕刻等,全部为手工打制而成,这与早期的古董钟表相同,每件都是工艺精细的手工艺品。

  旧式眼镜随着时间的推移存量日益减少,就目前情况看:国内收藏古董眼镜的人不多,研究的人也很少,加之在拍卖中几乎见不到旧式眼镜这一门类,因此古董眼镜的价格尚未达到其应有的市场价值。随着国内收藏热的持续升温和人们对古董眼镜收藏的逐步了解,旧式眼镜潜在的价格会被重估。

  收藏中的乐趣

  

福建莆田的田野先生就是一位专门收藏眼镜的收藏家。因为眼睛近视,从15岁开始,数十年来他配过不下50多架近视镜。他的一位朋友郑孙科是一家眼镜店验配师,正是朋友的一句话触发了他收藏眼镜的念头。在朋友建议下,田野先生以前那些合格或不合格的眼镜都没有扔掉,而是精心擦拭用绒布包装收藏。除此之外,每去一个地方出差或访友,他必去各种眼镜店,对那些造型别致、款式新颖的眼镜不惜价钱买下带回。在他家里,近视眼镜、老花镜、太阳镜、风镜、游泳镜、防沙镜以及各色戏台上用的道具镜一应俱全。

  而他的朋友郑孙科也是一个收藏眼镜的发烧友。郑孙科祖上曾做过镜艺生意,从民间收购各式眼镜以作为参考,自家配制镜片,在瑞安一带颇有名气。到了孙科这一代,才接过祖上的遗传秘方,研制镜片,广受赞誉。有了这层原因,他才有收藏眼镜的嗜好。

  他18岁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验光、制镜,他自己还研制了观察太阳黑子活动情况的望远眼镜,倍数达100倍,研制的观察月亮表面环形山的望远眼镜,倍数也有100倍,戴上去比望远镜稳当、不晃动。郑孙科最得意的收藏是一架铁丝框的蛋形镜片的墨镜,这是他收藏的镜龄最长的太阳镜了。眼镜大约是清末宣统年间生产的。这架清朝旧式眼镜,郑孙科准备献给博物馆收藏。

  中国眼镜协会理事长刘大伟也喜欢到处淘宝,2000年末,刘大伟在一个游摊上看到了3副眼镜,因保养不好,镜腿的纯银已发黑,镜框的玳瑁也脏兮兮的,但他发现这3副眼镜和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玳瑁眼镜藏品造型有点像,他生怕露出惊喜的表情后摊贩提价,便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侃价,最终以合适的价格买得3副眼镜。回到住处后,经一番保养翻新,眼镜露出原本的面目,他携带它们于次日到故宫博物院仔细比对,果然与藏品非常相似,他翻阅大量关于我国眼镜历史的著作,推测淘得的3副玳瑁眼镜应该是进贡皇室的贡品,说不定与故宫的藏品还有一定血缘关系。

  据行家估算,刘大伟3副眼镜的总价值约三十万元,曾是向皇室进贡的贡品,而经比对,它们与故宫博物院展出的明清玳瑁眼镜藏品非常相似。

  古代的“奇珍异宝”

  眼镜是舶来品,据考证,最早的眼镜出现在意大利,历史上第一幅出现戴眼镜的人物画像是托马索于1352年在物雷维索作的普罗旺斯像,此时相当于我国明朝洪武年间。有资料显示,眼镜从西方传入中国是明朝中期,但是眼镜的大量出现应是清朝初期,后广东人仿其样式以水晶石制之。

  曾有国外好事者调查民意,列举历史上百件足以影响人类进程的重大发明,答案五花八门、众说纷纭,但抽水马桶和眼镜却名列前茅。

  我国最早论及眼镜的记载为明万历年间,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提学副使湖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名曰叆叇。”叆叇初译“矮纳”,系阿拉伯语言,后将眼镜定名为叆叇,出自《意林·晏子》:“星之昭昭,不如日月之叆叇。”

  眼镜在明清时代被视为奇珍异宝,稀罕之物,“可令昏者视之明,小者视之大,远者视之近。”清阮癸生《茶余客话》谈及:“康熙癸未五月,上特赐少宗伯孙公岳颁水晶眼镜,虞山蒋文肃公时为庶吉士、侍直内廷奏:”臣母曹年老眼昏,乞恩。‘上亦赐之,当时以为殊荣。“

  眼镜随着西洋传教士和胡商传入中国,至乾隆以后,苏广工匠已能小批量生产,店铺云集,价格亦随之回落。并有聪慧工匠加以改进,发明了中国式镜架,从存世的实物可以观察,较早镜架用马粪纸制成形,如车辆内胎,外用黑漆涂刷,干后坚硬光洁,镜片夹在圆圈内,轻巧而避震,圈旁有两小孔,穿绳索挂于耳后,以后又用白铜牛角甚至玳瑁等良材制作镜架,同时又增加了眼镜脚,这就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眼镜的使用。

  清代中叶眼镜已较为普及,既然眼镜为人宝之,眼镜盒也应运而生。有木雕、皮覆、缎缝、铜刻、漆制、壳造,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大多将眼镜盒穿绳带、垂流苏佩于腰间,如同玉佩、荷包、烟袋招摇过市。清代眼镜中,以白铜雕梁玳瑁水晶眼镜较为珍奇。玳瑁产于海南,是长寿吉祥之珍。常佩可趋吉纳福避邪消灾,中医认为水晶有清心明目降压消炎之效。

  明清江南竹木雕眼镜盒因镌刻精湛,古文化艺术含量高,近年其在古玩交易市场上的价格已从前几年的数百元上升到二、三千元。在上海敬华、朵云轩、崇源等拍卖会上也由数年前的二千元左右攀升至四、五千元之上。它已为现今竹木杂项收藏者所青睐。

  极尽奢华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眼镜已不再仅仅是矫正视力的日用品,而逐步成了脸部美容的装饰品,正是这一微妙的变化,诞生了一批式样新颖、功能独特的眼镜,如:在

卫生间沐浴或室内外温差变化时,也能看清东西的防雾镜;能减少长时间使用电脑,荧屏射线对人眼睛损害的电脑镜;在一片镜片上有多层次、不同的光头,既可看电影或用以走路,也可看电视、电脑或看书报的多用镜(又称多焦点镜)等等。

  现代人在对眼镜的加工和生产上更是精益求精,极尽奢华。一副眼镜售价甚至上百万。2006年,在重庆展出的眼镜中,一副名为“暗香”的平光眼镜,竟然价值60万元,这副眼镜由日本知名珠宝设计师由美子女士设计。镜腿如凤凰展翅,铂金、白金、黄金结合的底材上,镶嵌着40颗产自南非的纯天然

钻石,总重量为2.29克拉,6颗产自哥伦比亚的纯天然绿宝石,总重达1.18克拉,每颗宝石都有权威机构的鉴定证书。这副在日本生产的“暗香”,由纯手工打造而成,获得了2005年东京国际金宝石眼镜最佳设计奖以及最具收藏价值奖。

  这些眼镜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方便,更给眼镜家族增添了新的品种,受到了眼镜收藏者的青睐。一位藏友赵先生,他虽不戴“眼镜”,但对眼镜收藏却情有独钟,慧眼独具,无论古今眼镜,他都不轻易放过。几年的光景,他就收集了我国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各种款式的眼镜近300副,仅镜架材质就有金、银、K金、白铜、黄铜、磷铜、木、玳瑁、牛角、塑料等10多种,镜盒也五花八门,多姿多彩,既有鲨鱼皮眼镜盒和木雕盒,也有刺绣盒和“文革”时印有毛主席语录的泡沫盒等。问其何以收获颇丰,他一语道破天机:越是问津者少,越能寻到自己的心爱之物。看来,收藏之道确实需要独辟蹊径才可能“修”出正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