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亿利:与沙漠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2日 04:15 财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王恺

  穿行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上,公路两侧目之所及全是沙漠耐旱林木形成的护路林,在林木丛中混合种植着甘草等药用植物,偶尔路边还能见到成片的农牧民新村。正是这样的公路把久居沙漠腹地的农牧民、特色沙漠旅游区、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简称亿利资源)的盐海子化工原料基地和鄂尔多斯市连接起来,成为了旅游者进入沙漠、公司化工产品外运和农牧民外出的最主要通道。

  亿利资源起初筑路的根本动因是要开辟盐海子

化工原料基地产品外运的通道。为了节约运费,亿利资源于1997年投入7500万修筑了第一条长约110公里的穿沙公路,每年节省运费逾千万元。在此之后,亿利又陆续修建了4条穿沙公路,总长达到350公里。

  随后,为了护养公路,亿利资源在公路两旁用牧草和沙桩围成网格,固定沙丘。通过在固定的沙丘上种植植被,在公路两侧建立了宽五百米到两千米的护路林带,治理了300万亩沙地。

  其间发现的适宜沙漠环境有高附加值的中草药,不仅防沙护路,同时为企业开辟了新的产业路径。220万亩的甘草种植,形成了亿利资源每年十亿片甘草片,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医药产业规模。

  而浩瀚的库布其沙海中,暗藏了七个小湖泊,在沙漠中形成了沙水相融的特色景观。亿利资源近几年投入近2亿元,在其周围建起了“库布其世界沙漠公园”,形成以特色沙漠风情为主的旅游产业化项目,在明年就可以对外营业。

  和亿利一起在沙漠改造中直接受益的,还有1.1万平方公里沙区内3.2万农牧民。

  通过亿利资源反租沙地,农民以荒地入股,享受分红等形式,农牧民增加了收益。同时,近万名农牧民在农闲时节有参与亿利资源集团的生态建设,每年可获得600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而农牧民也借助亿利资源的特色旅游业,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增加收入。

  通过这种企业和当地农牧民的互利共赢的模式,企业和当地农民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亿利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永远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在工程的紧要阶段,农牧民甚至会为工程免费劳动。农民也经常自发承担起护路、护林的责任。

  另一方面,以往依靠沙漠盐湖形成的

能源化工产业链在沙漠这样极端的环境下面,成本优势难以发挥,还要面临因风沙侵蚀盐湖,造成能源枯竭的危险。而通过治理沙漠,矿产区域内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还保障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对于现在亿利资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董事长王文彪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像亿利资源这样的企业,整体发展和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是第一位的,而沙漠治理这项不得不担负的社会责任则必须要融入集团产业中,成为发展的一部分,并能在可预期的将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