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领导力的提升是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成功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4:18 《商务周刊》杂志

  杨壮 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MBA美方院长,本刊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领导力的提升是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成功的关键

  在中国经营的过程中,速度有时是决定性因素。中国的政策环境变化很大,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让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

  过去的20多年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来华经营投资。《财富》500强中有400多家在中国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但是,众多跨国公司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在中国遇到了很多棘手的管理和文化冲突问题,给企业在中国的长远战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美国HAY公司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在上海地区经营的跨国公司所遇到的头号商业挑战就是管理人才的瓶颈问题(Human resource constraint)。在其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中也发现,全球范围内35%左右的跨国公司股东认为,吸引和留住具有国际领导和跨国管理能力的经理人是他们遇到的首要挑战。

  光辉国际咨询公司的调查则显示:在中国经营的跨国企业中,经理人由于缺乏国际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给企业在提高效益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瑞士中国问题专家汉斯·罗斯在其2007年出版的《管理中国》一书中,对在华企业的领导力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中国的经营商业环境下,外资企业成功要素关键是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和领导能力。90%的被访企业管理者认为,有效的领导力是外企在中国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和持久最为关键的因素。

  那么如何提升在中国经营的企业管理者领导力和影响力水平呢?在最近发表的《中国CEO》这本书中,作者Juan和Laurie通过访谈20名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领袖,发现在中国的商务环境下,外资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涉及到从三个层面提升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准。

  ● 提升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平。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及时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和公司管理经验,他们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主动积累自己的商业管理经验。尤其是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不论从技能、经验,还是国际商务经验上都极其缺乏。在国际化竞争的今天,这种职业技能和国际经验的缺乏,使得中层领导很难在企业中达到国际职业经理人的水准。这对跨国企业的壮大以及地方中层经理人在企业里的发展都起了阻碍作用。

  ● 提升经理人国际化领导力素质。访谈发现,外资企业中的中方和外方经理人一定要有多国文化思维理念和相应的行为举止。这需要外方和本土的经理人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活的举止,和不断根据形势调整自我的能力。对于外国经理人来讲,适应力则是最关键的一条。因为中国的环境千变万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没有适应的心态,外企经理人不可能成功。其次,要有一种学习的意愿,这要求经理人一定要研究中国的本土情况,学习中国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法律、市场顾客。要有效的学习,要学会倾听,要认真沟通。

  ● 提升外资企业领导者对中国现状的了解。作者从5个方面阐述外企管理者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性。首先,在中国工作一定要谦卑。中国员工不能服从一个在外资企业中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因此,平和的沟通极为重要。其次,领导者一定要有决策力。谦卑和决策不是一回事。在关键的时候,管理者要显示出强势和力量,要敢于决策,提出既具备国际视野、又符合中国实际环境的政策。第三,外企经理在中国经营必须要有耐心。耐心的基础是彻底了解中国环境的特点,要有忍耐力,不能幻想事事一蹴而就。第四,耐心不等于缓慢。在中国通常要抓住机会,决策要快,不能踌躇不决,犹豫不定。在中国经营的过程中,速度有时是决定性因素。中国的政策环境变化很大,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让很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最后,外企管理者必须要培养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学会与中国方方面面的领导者、经理人、老百姓建立多层面的关系。当然,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关系可以持久永恒,互通有无。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