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锦江之星:志在百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8日 16:58 中国新时代

  

锦江之星:志在百年

《中国新时代》12期封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文/本刊记者 昝慧昉

  提要:经济型酒店式是目前仅有的一个还没有被国外酒店占领的堡垒,为了守住最后的这一块阵地,锦江之星的最终目标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或许,这就是“先行者”的一番苦心

  如家快捷酒店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消息传来,俞萌并不以为然。

  “为什么如家花相对少的时间,实现了锦江之星需要更多时间去完成的事情?”作为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俞萌对《中国新时代》说:“因为,如家是在做投资,而锦江之星是在做产业。”

  或许,正是如家的上市融资让人看到了经济型酒店较大的盈利空间,包括

房地产商、个体商人、经营惨淡的3星级宾馆都想要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

  “现在很多做经济型酒店的人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挣多少钱,这肯定不对,你要先想造这个酒店多少人会喜欢?他们能付多少钱?你可以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才是最关键的。”俞萌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

  “先行者”的探索

  毫无疑问,锦江之星应该是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鼻祖,而且它的背后有着实力更雄厚的“靠山”——锦江国际集团,旗下拥有锦江酒店、锦江投资、锦江旅游三家上市公司。

  在锦江国际集团多次派人考察欧美先进的经济型酒店之后,决定引进国外经济型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打造中国自己的经济型酒店。

  1996年5月,锦江之星旅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选址上海梅陇,建成了中国的第一家经济型酒店。经过近半年的准备,1997年,锦江之星梅陇店正式对外营业,仅用了3个月,入住率就达到了90%,锦江之星一炮而红。

  当时定价为158元的客房里,除了电视、电话、空调等硬件配置外,锦江之星还精心设计了能够让人心情放松、安静休息的素色壁纸,为了方便一家三口住宿,锦江之星还在房间里摆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这种做法被后来兴起的很多经济型酒店所效仿。

  然而,当时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还远未形成。因此,在迈出第一步后的2年间,锦江之星仅仅开出了5家连锁店。虽然初步形成了“锦江之星”投资建造、设备用品、服务操作、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但都尚未成型。

  从2000年开始,锦江之星引入了连锁经营的理念,发展半径以上海为中心,逐步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经营管理模式也逐渐从“自营”扩大到“加盟”和“委托管理”,到2003年,锦江之星的连锁店从5家发展到15家。

  “做经济型酒店,不是今年做的多么好,明年也要这么做。而是,今年做好了,明年就要考虑还有什么东西是需要改进的。”俞萌说:“否则现在大家都在作经济型酒店,如果都一样很容易就死掉了。”

  因此,每一家酒店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关键在于怎么样才能切合实际地把标准执行下去。比如关于擦桌子的标准,国外酒店规定桌子要非常干净、明亮,外国人会按照这个标准把桌子擦干净。但是,因为中国人对干净的标准不同,所以锦江之星在培训服务员的时候会分别给出标准和操作步骤。

  锦江之星会明确规定出擦桌子的步骤:首先要把桌子四周擦干净,然后再擦中间;先用肥皂水、再用清水擦。服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执行了,桌子就肯定擦干净了。锦江之星现在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一套操作办法都有自己的操作程序。

  在酒店安全的投入上,锦江之星似乎花费的成本更大。在选定要租用的房子之后,锦江之星需要找专业的机构检测物业是否适合做酒店,检测完后如果不够安全锦江还需要作安全加固措施。从找人做检测、检测完后加固,都需要时间和数十甚至上百万元的投入,这些,往往是消费者和投资人看不到的。因此,别人改造一家酒店如果只需要3、4个月,锦江之行就需要7、8个月。

  “该花的锦江之星绝不会吝啬,但是对一些并不实用的花费,锦江能不花就不花”。就是抱着这种理念,为了给客人提供最好的睡眠体验,锦江之星给客房配备了很多五星级酒店都不舍得采用高档床上用品。锦江之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其“一星的墙、二星的堂、三星的房、四星的床”的特征。

  “做百年老店的产业”

  尽管锦江之星的发展被看好,但国有体制的束缚却限制了锦江之星的发展。

  比如锦江之星在地方开店必须招标,但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个别地方要求其必须和当地的工程公司合作。因此,锦江之星在每一个新店的前期投入无形中增加了。

  2004年3月,锦江国际集团决定实行高层持股的股改,以现金、技术的形式入股,由此激励管理层,推进公司更快地发展。

  按照改革计划,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将自己持有的全部25%的股份转让给了锦江国际集团;同年5月,原第一大股东锦江国际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向集团转让了全部55%的股份。锦江国际集团拥有了80%的股份后,把其中的6%售与公司9位高层管理者。

  自改革之后,锦江之星开始迅速扩张,到2006年底,锦江之星计划开到200家,到2010年争取超过1000家——要实现如此快的扩张速度,必然需要加盟店的支持。

  俞萌表示这1000家店扩张,就是要走“直营+加盟”的模式。锦江之星将以2007年为分界点,此前的200客店中,60%是直营店、40%是加盟店;而2007年后的800多家店,则会颠倒过来,即60%做加盟、40%做直营。俞萌表示,这样做,一方面考虑了中国市场的成熟过程,同时也分担了一部分经营风险。

  在发展加盟店的过程中,锦江把加盟者对锦江之星品牌认同度放在第一位,并制定了严格的改造标准和严厉的制裁措施。假如加盟者如果说不按照标准来建,那不会让其开业;如果开业而又不符合标准,先给书面的警告,限期改正,如不改正,就停止对其宣传,直至摘牌。

  “我们必须用严格的制度,保障加盟店的质量,维护锦江之星的品牌”从俞萌的表态中,可以看出锦江之星的决心。

  然而在迅速扩张中,中国经济型酒店人才缺乏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国内在专门人才的培训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为此,锦江之星通过成立锦江之星旅馆管理学校培养专才,填补市场空白,同时也保证了未来锦江之星在飞速扩张中的经营模式能够被完整、不走样的复制到包括加盟店在内的各个店面中。

  为了减少资金压力,锦江之星从一开始按照实际情况,选择购买或者租赁物业。其实,酒店业不仅仅是客房在赚钱,酒店物业的升值也是其中很挣钱的一部分,很多酒店国际管理集团会通过购买物业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实际上,锦江之星花木店买进的时候花费1600万元,

装修花费2000多万,总共4000万元。现在如果卖掉,就可以净赚1亿——这1亿属于隐性利润,如果要通过经营赚取,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对于投资者,它就是潜在的利润,俞萌表示,但是锦江之星目前还没有将其作为很大的利润来看待。

  俞萌预言:“三五年后经济型酒店一定会进入兼并收购的状态;单个的经济型酒店很难存活,必须靠在大的酒店品牌下面。”

  而目前,在整个中国酒店业中,经济型酒店式是目前仅有的一个还没有被国外酒店占领的堡垒,为了守住最后的这一块阵地,锦江之星的最终目标,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百年老店。”或许,这就是“先行者”的一番苦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