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吉
彼得·德鲁克和彼得·杜拉克其实是同一个人,由于国内翻译的缘故,再加上版本的不一,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谁是谁。另外一点,这位被《经济学人》(Economist)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管理专家,他的学说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以他名义“出版”的图书数量远远超过他本人实际写成的,其中还包括了一大批伪书。德鲁克的著作因为经
典而淡化了时效性,因为经典而能使人们常读常新——这或许帮助我解释了为什么德鲁克1966年就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The Effective Executive)一经再版问世便又位列畅销书榜前十。
正如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安迪·格鲁夫所极力推崇的,德鲁克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科学地清理了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还是因为他的存在,推动了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严肃科学,他使得经验主义管理思想流派成为“管理丛林”中重要的一支。据说,国内的“商业教父”张瑞敏先生就是一个十足的德鲁克迷,到处搜集他的作品来读。目前现存于海尔集团内部的“日清”工作法,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将每项工作的目标落实到每人、每天,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企业文化就曾得益于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德鲁克的知识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有限的管理类图书阅读中,不止一次地读到德鲁克思想的影子,如在柯维那本有名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他提到的“要事第一”、“不断更新”的两大原则,在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个人的管理》里就有反映。又如在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合著的《竞争大未来》中,作者指出企业必须打破旧有的思想框架,以积极开放的胸怀去思考、接受不同的经营架构,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架构、组织核心能力,从而在创新中掌握竞争优势。而这一点,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管理未来》、《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就早有论述。其他的如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的激情》和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等,在德鲁克的论著中都能或多或少找到对应的位置。
德鲁克的成就是在管理学(他被公认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因此我们看他的视角也多在这个领域,但倘若你读过他的那本《旁观者》,你会发现德鲁克还是一个思想家,一个社会学家,一个历史学家。区别于其他同行的是,德鲁克更具人文倾向,因此他的思想较之技术化管理则更具人性化。
德鲁克曾说:“人比概念有趣多了。”其实从第一本书开始,德鲁克所写的一切无不在洞察人性。譬如在1933年不到24岁的德鲁克就以德文出版了一本反纳粹的小书《保守的国家学说和历史的变迁》,影响深远。又如在他的第二本书《经济人的末日》里,他就断言希特勒最后一定会对犹太人实施大屠杀,并和斯大林缔约,终会全面溃败。德鲁克自喻为“旁观者”,善于以独到的眼光去观察一些微不足道,但却有挖掘意义的现象。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了,德鲁克在经济、外交、历史、哲学、教育、宗教、艺术、政治评论到科技发展领域的著书立说,总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正是如今许多管理学家难以企及和需要学习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