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第一财经日报创刊一周年 > 正文
 

格林斯潘之心真的不能准确揣摩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05:1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林纯洁 发自上海

  如果我们对全球央行的吸引力进行排行,美联储将会是2005年度不容置疑的老大。不仅仅在于传奇式的主席格林斯潘即将卸任,更是因为即将贯穿全年的加息。

  自从去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到目前已经连续12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1%一直拉到了4
%。由于美联储利率水平的影响力遍布经济界各个领域,包括债市、汇市、股市、房地产市场、甚至是期货,直至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所以美联储将加息到何步成为了分析师追逐的热点。

  虽然美联储最近以来增加了透明度,但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却一向是以“说话不能明白表达意愿”而出名。本次美联储升息以来,最著名的言论可谓是“中性水平”以及“循序渐进”,但是这些言论却不能明确地与某个数字相互对应。一位分析人士曾在去年3月份时大胆预测,只要格林斯潘在位,美联储就不可能加息,但是事实证明这只能成为笑谈。

  那么,美联储的决定真的不能精确预测吗?

  苏格兰皇家银行Greenwich capital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 在2004年11月10日的言论和摩根大通

证券经济研究主管Bruce Kasman 2005 年3 月22日的预测颇为引人注目。Stanley预测,在2006年初前,每次议息会议都会加息25个基点,而Kasman预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2005年底将到达4.25%,2006年第一季度则将达到4.5%。目前看来这两家是最接近事实的预测。

  如果美联储的行为可以预测,那么工具是什么呢?业界的意见是,预测的重点应该在几个方面:通胀压力、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意愿以及美国经济状况,其中通胀压力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稳定物价代替了保证就业,成为美联储最重要的目标,此后通胀指标在美联储的决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通胀压力方面,2002年到2004年3月份,

原油价格上涨了一倍,但是美国CPI同比的增幅却只从1.1%左右上涨到了1.7%左右,而另外一个对于通胀水平极为关键的数据——每小时工资水平的月同比增幅从3.3%左右的水准一路下滑至1.6%。而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通胀虽然有所抬头,但是从数字看来依然在控制之中。所以市场开始普遍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廉价进口商品正在稳定美国物价,通胀可能不足为惧。但是后来的情况却开始变化,今年9月,美国CPI同比增长数据达到了4.7%,而小时工资同比涨幅到了2.9%。

  在美国经济的表现方面,分析师将其“看家本领”之一的“物极必反”原则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经济过热后必有过冷,反之亦然,这个“看家本领”使分析师在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时,往往会作出与当前现状相反的预测结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董事经理Paul McCulley 就在2005年1月27日表示,美联储在利率介于2.5%~3%区间后,将暂停升息动作,以避免经济增长减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美国最新公布得的第三季度GDP增长依旧高达3.8%,而美联储还在加息。

  或许McCulley高估了美联储的前瞻性和经济增长对于美联储决策的重要性。就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歌德哈特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的那样,央行货币政策就是“用一种手段达到一个目的,手段是短期利率,目的就是物价稳定”。

  而市场经济本身的“势利眼”也使得“长效的”宏观政策多半是空想,只有短期政策才有存在的可能。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