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第四种选择 在美国直接投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8:05 和讯网-《财经》杂志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桑福德似乎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提出了在汇率制度改革、扩大内需和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之外的“第四条道路”——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

  □本刊记者 黄山 王丰 本刊实习研究员 柯兰如/文

  马克桑福德(Mark Sanford)自称是一位“推销员”。但与他的同行们不同,这位45岁
的美国人显得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他刚刚在中国最大的城市建立了代表处,但仍显得忧心忡忡。

  作为“推销员”,桑福德的工作相当成功。10月19日,他刚刚为自己的家乡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商务代表处;而去年全年,他和他的团队总共吸引了28亿美元的外来投资,创造了1.3万个工作机会。

  然而,桑福德还有另外一个头衔——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州长。在这个职位上,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使他无法感到轻松。

  “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一员;上海办公室的设立将帮助我们从中国引入更多的投资,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生产基地,就像海尔公司一样。”10月19日,桑福德在南卡罗来纳州

商务部上海办公室的成立仪式上说。

  南卡罗来纳州已经成为美国吸引外国投资最成功的州之一。此前,法国的米其林集团(Michelin Group)、德国的

宝马集团(BMW)、
意大利
的倍耐力轮胎(Pirelli)、日本的富士(Fuji Photo Film)和中国海尔集团等都在该州投资建厂。

  但是,在这种成功的背后,是这个只有420万人口的美国南部小州近年来面临的制造业工作流失,失业率激增的困境。可以说,制造业是南卡罗来纳州的生命线:制造业占该州2004年产品出口的97%,该州高达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也直接受雇于制造业。根据美国劳工组织的统计数字,该州在过去的五年内总共失去了七万多份制造业工作,一半以上是纺织业工作。

  越来越多的本地政客和行业组织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他们认为,大量廉价中国产品涌入美国市场,是该州纺织和其他制造业工人失业的主要原因。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另外一位南卡罗来纳州居民,50岁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正在美国国会中不遗余力地推动一个制裁中国的法案。

  这份法案最早在2003年9月由格雷厄姆和另外几位参议员提出,以中国“操纵货币”、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为名,要求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产品施加27.5%的惩罚性关税。尽管两年来这份法案始终没能在国会进行正式表决,但它一直像一颗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2005年春,支持自由贸易的议员们曾经试图封杀这一法案,但在参议院以33∶67的投票结果落败。最近几个月来,以格雷厄姆和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为首的法案主笔者已经威胁再次推动法案的通过。

  与“舒默-格雷厄姆”法案的大棒并行,南卡罗来纳州州长桑福德试图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自由贸易来改变自己的州所面临的困难局面。“南卡罗来纳州现在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对我们而言,短期内的现实战略是吸引公司来投资建厂。”10月20日,在北京与部分中国媒体和商界人士的晚餐会上,桑福德州长对《财经》说。

  桑福德说,支持自由贸易和限制自由贸易的政客们正在美国政府和国会展开一场争论。对于支持自由贸易一派来说,除了指出沃尔玛商场里来自中国的便宜商品为美国消费者带来实惠,“我们现在还没有更多的现实去反驳那些主张限制自由贸易的人。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例子。”而中国企业扩大在美国投资,直接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可以成为有力的论据。

  同样在10月中下旬访问中国的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也在不断向中方传达类似的信息:主张限制自由贸易的美国政客正在国会中施加巨大压力;美国行政部门化解这些压力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而中国除了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加快改革,还有其他办法影响美国国内的这场政治争论,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斯诺给中国的建议是:扩大内需,进一步向美国公司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

  在北京参加第十七届中美经济联席会议期间,斯诺在10月17日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说,威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是“考虑不当”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部法案的确获得了一些支持。”斯诺说,为了说服国会不通过这项法案,他将向国会指出中国在开放金融市场、扩大内需和改革汇率制度等方面的进展,证明中国的确在做出改革。“国会将不断要求新的进展,我们也将持续鼓励中国政府做出明显的改革举措。”

  对于自己的同乡兼密友格雷厄姆参议员,桑福德州长的评价则相当谨慎,对其强硬立场也表示理解。“格雷厄姆参议员出身于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他对当地居民的失业感到非常不满。”

  在斯诺的建议基础上,桑福德似乎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提出了在汇率制度改革、扩大内需和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之外的“第四条道路”——加大中国企业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作为业已产生的成绩,桑福德及其下属官员频繁列举的数字是:包括海尔集团等中国企业在南卡罗来纳州已经投资1.26亿美元,为该州创造了1250个就业机会。

  但是,据南卡罗来纳州当地媒体报道,在这1.26亿美元中,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只有近2000万美元,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只有200个左右,而且这些数字几乎全部来自海尔集团在当地的投资。

  中国海尔集团在1999年投资3000万美元,在该州卡姆登(Camden)市建立了电冰箱工厂,雇佣300名当地工人。桑福德当选州长后,还促成海尔在该州设立配售中心,又雇佣了30名工人。这样,海尔在当地的雇员规模一度接近350人。但是,海尔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始终没有大的提高,它在去年也一度把南卡罗来纳州的雇员人数削减至200左右。

  最早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办厂的中国大陆企业福耀玻璃(下称福耀,上海交易所代码:600660)的经历,更是一波三折。

  1995年,受南卡罗来纳州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地价和电价吸引,福耀在这里投资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以及占地13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它曾经计划将工厂规模扩大至300-400名工人,但最终还是因美国员工工资过高而把工厂变成仓库,把中国国内生产的玻璃运到当地,由当地工人更换包装后销售。到了2001年,由于无法承受高额的员工成本,福耀将仓库卖掉。2002年,美国PPG公司等三家汽车玻璃生产商,指控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14家中国玻璃深加工企业对美国有倾销行为。

  为了保有美国市场的份额,福耀在两年多时间里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应诉。尽管它最终于2004年10月打赢了这场官司,但其投资美国的计划遭到挫折。据美国媒体报道,福耀在南卡罗来纳州只剩下一个有六位雇员的销售处。

  目前,海尔集团仍旧是中国大陆企业在该州成功投资的楷模。刚刚成立的南卡罗来纳州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密切参与海尔投资谈判的美籍华人林新伟对《财经》说,海尔的投资规模已经扩大到4000万美元以上,在去年成功改进生产线后,海尔目前计划将雇员人数扩充至350人左右。

  面对鲜有的成功投资案例,以及舒默-格雷厄姆法案的潜在威胁,桑福德州长和林新伟对吸引中国投资的前景仍旧显得信心十足。“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中国有潜力达到日本目前在南卡罗来纳投资的规模,”林新伟对《财经》说。日本在该州投资已经超过40亿美元,创造的就业机会达2.5万个。“至少会出现两到三个像海尔这样规模的项目。”

  但是,以扩大对美投资来减缓贸易摩擦,与斯诺的“扩大内需、开放金融市场”的建议一样,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面对来势汹汹的制裁法案,除了再次显著提高人民币汇率,中方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动,都未必能在几个月内起到明显效果。此时,美国行政当局的政治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斯诺和格林斯潘结束访华回国之后,舒默和格雷厄姆参议员已经表示,将再度与他们会面,以评估中国汇率机制改革的进展。此前,这两位参议员说,将在11月之前决定是否再度推动法案通过。值得注意的是,曾激烈批评中国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查尔斯格拉斯利(Charles E. Grassley),对斯诺在访华时发表的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乐观评论,已经颇有微词。“我不想过于苛求,但斯诺部长总是倾向于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问题。”

  多数美国观察家认为,基于斯诺在访华期间的温和言论,美国财政部在11月的《全球货币政策报告》中,不大可能把中国列为“操纵货币国”。而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波特曼(Robert Portman)在10月中旬写给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一封信,也强调了中国在降低关税,增加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进步。这一切似乎都显示,美国行政当局在努力避免制裁法案成为现实。

  但是,桑福德州长承认,贸易保护主义在短期内可能产生的破坏仍旧不容忽视。“(对于舒默-格雷厄姆法案的结果,)我认为事情会变得更糟,因为我认为美国整体经济会下降而非上升,这意味着整个就业压力会不断上升,人们就会试图寻找替罪羊。现在的替罪羊就是中国。”他对《财经》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