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积极搭乘中国经济的顺风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8:03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特约评论员 李巍 10月24日至30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在中国度过他长达七天的访华之旅。尽管我们依然很容易回忆起去年7月,上任之前的李显龙突然造访台湾而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感情伤害,然而,作为他就任总理一年多来的首次访华,李显龙此次中国之行仍可被视作中新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的标志性事件。
李显龙在中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均会见了李显龙。在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时,李显龙高调反对台独,并做出了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令人颇感欣慰。他25日在中央党校的演讲中,更是高唱新中友好,并发出了“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大有好处”的感言。 这一系列积极友好的言谈背后,实质上是新加坡对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果实的巨大渴望。因为除了要向外界传递了中新关系已经完全走出了去年“外交阴影”的信息之外,推动双方的经贸务实合作才是此次访问的核心内容。 李显龙的访问团不仅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阁员,而且还有数十位新加坡企业家一路随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务团。李显龙访华的一个目的就是加快推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作为东盟最发达的经济体,新加坡一直希望单独和中国签署一个水平更高、步伐更快的自由贸易协定,其急迫心情可见一斑。 此外,他的“天津-沈阳-大连行”同样引人关注。一向对中国经济崛起极为关注的李显龙显然对中新经济互补之利以及中国“振兴东北”所可能给新加坡带来的实惠了然于心。李显龙这次亲临东北就是去了解当地最新经济发展情况,从而为新加坡企业参与“东北振兴”擘画蓝图。 新加坡这种对于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果实的巨大渴望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作为一个人口不过400万的经济外向型国家,新加坡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巨大。而近年来,中国以其日益膨胀的进出口和吸纳投资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新加坡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加坡对华经济依赖是与日俱增,并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东盟十国中,新加坡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多年位居首位,并以年均约30%的速率递增。去年,中新贸易额达到260多亿美元,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继马来西亚、欧盟和美国之后的新加坡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如果加上中国香港,中国便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其贸易总额15.4%。而且,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255亿美元,每年给新加坡带来了巨额的海外收益。 美国重要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外交政策专家沃尔特·米德在2004年提出了著名的“粘性权力”的理论,他认为,如果说军事实力是一种具有威慑和强迫效果的硬权力,文化实力是一种具有吸引和诱导效果的软权力,那么经济实力就是一种具有“套住”效果的“粘性权力”,这种“粘性权力”通过国际市场的纽带来发挥作用,具有经济需求的一方愿意和强大的一方保持紧密的友好关系。 目前中国这样一股正在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正使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主动调整传统对华政策,以便顺利搭乘中国经济的“顺风船”。这种经济上的“粘性权力”确实正日益成为中国一种新的外交资源。此次李显龙的访华便是明显一例,他对中国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可谓前所未有,并且成为“中国机遇论”的宣讲者。新加坡积极向中国靠拢的外交新战略表露无遗,而这正是中国经济杠杆悄然发生作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