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圳中行:三十年金融改革缩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20:47 财时网-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冬 曹玲丽

  对拥有90多年历史的中国银行,三十年的时间并不太漫长;而对一个只有三十年的新兴城市,三十年则代表了历史。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时点也迎来了自己的三十年行庆。

  现任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段永宽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是在中国银行度过的。对他来说,现在回顾这家与深圳特区共同成长的银行的历史,就有了更特殊的意味。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蛇口创办出口工业区,6个月后决定在深圳等城市设立“出口特区”。1980年5月,“出口特区”被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从这个最富有里程碑意义的故事开始,深圳从一个渔村变成了都市,并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视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经济理念与实践图腾。

  深圳是当年四个特区中最成功的一个,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其丰富的试验与实践经验。深圳特区的发展史更像是一部城市改革开放发展史。如今翻读各地政府的发展规划史料,那些词语——结构工资制、土地使用权拍卖、股份制、合作制、保税区、产权转让、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林林总总各种概念,大部分要么先在深圳推行,要么就是深圳走得更大胆……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也是金融业大发展的历史。”这是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黄丽满早在2002年就说过的话。“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对金融业的作用更是一语中的。

  在特区建设初期,几乎是在一张白纸基础上起步的深圳经济特区受到了资金匮乏的制约:全市仅有8个银行网点,百来家信用社散落在偏远的自然村落间;全部存款余额仅1.01亿元,少量的居民储蓄和来自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汇款成了深圳金融业主要的资金来源。建设资金紧缺,成为制约特区建设的“瓶颈”。金融机构少、规模小、种类残缺不全,而且相互间业务分割,远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金融功能。

  邓小平对深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找,杀出一条血路来。”填补资金缺口、平衡资金供需的重任落在深圳金融业的肩上,金融业扛起了突破资金“瓶颈”的历史重担。由于深圳经济特区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成立的,深圳金融业成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财经时报》通过与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行长段永宽的对话,看到了深圳与当地金融业发展的30年缩影。

  开放的视野

  《财经时报》: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是伴随着深圳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这种特殊性给她带来了什么优势?

  段永宽:深圳分行跟特区一样,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她与深圳之间的发展有必然性和相似之处,有她独特的地方。

  中国银行的最初定位是为了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外企和外商、华侨,也为中国企业走向外面服务。另外,深圳毗邻港澳,对香港、澳门及海外的一些新的理念、机制、产品、市场信息等接触得比较多比较快。中国银行面对的客户以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港澳企业、外资企业为主,所以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理念,新的服务、新的诉求都比较多。中国银行是在深圳地区最先引进ATM机,最先实行“通存通兑”。我们的很多业务都是把国外现成的成功做法引进到内地来。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