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私募抢筹碳交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7日 05:37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尹先凯

  在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王公一和他的同事必须花掉1.5亿美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王公一和他的搜寻小组像猎犬一样到处搜寻着机会。他们要做的,是从中国煤电企业手中买到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再把它们“倒”给正为减排压力犯愁的欧美企业。

  王公一是复兴碳基金董事经理。王公一和他的小组只是15个人的搜寻队伍的一部分。就在几天前,他们刚刚与皖北煤电集团签下了总量约为30万吨的减排额收购协议,以每吨9欧元购买皖北煤电祁东矿瓦斯电减排指标,而这些指标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价格是每吨15-20欧元。

  复兴碳基金是美国咕德国际集团旗下的一支私募股权基金。这只基金去年成立,规模为3亿美元。这家私募基金的目标,是为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所获得的经核证的减排指标(减排额)提供双边交易机会。

  现在,他们要赶在2009年前,完成第一阶段的市场布局。在他们看来,这个正在飞速扩张的市场很快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祁东矿瓦斯电厂是专门为CDM项目而建的。皖北煤电集团副总理吴长荣说,这个项目投资不大,但卖出了好价钱,可谓各方多赢。根据规定,此类项目首先要报

国家发改委,再申报到联合国指定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经过核定才可完成项目注册,从而实现交易目的。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联)是交易的合作方之一。中联副总经理林建浩说,祁东矿瓦斯电厂CDM项目是中联与皖北煤电、复兴碳基金合作的起点。中联扮演着咨询商的角色,其收益来自项目咨询服务费。

  私募基金参与碳排放交易可操作空间通常为国际市场价格的七折。相比之下,复兴碳基金这一次的交易所赚不多。不过,王公一说,现在主要是做一些市场铺垫,未来需求量的增加还会带来价格的上升。

  而且,复兴碳基金有一些股东是国际能源企业,他们本来就有减排需求,所以,复兴买到的减排额度有一部分是自我消化,提供给股东的,剩下的部分可能会选择时机在欧洲减排市场上交易。

  根据 《京都议定书》的规定,CDM项目所产生的排放权指标将于2008年至2012年议定书承诺的第二个阶段生效。据此,到2012年,全球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1990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削减5.2%,每个国家的具体目标由各国根据现状决定,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减排义务。

  中联国际合作部薛源经理说,现在,受议定书约束的缔约国平均指标为5.5%。而CDM机制允许无议定书约束的缔约国向有约束的缔约国转让减少排放的权利。

  由于发达国家实施减排成本很高,不如从国外购买排放配额,其成本低于花费大量资金改进工业技术。因此,发达国家更愿意把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间接获得排放配额。碳排放交易市场由此而生。

  按照王公一的说法,未来五年,保守估计CDM项目要求量可达20亿吨以上,中国预计可以占到其中的 20%-30%。他说:“CDM市场太大了,但你必须在真正的高潮来前就站稳脚跟。”

  也正因为如此,复兴碳基金的股东们要求在2009年前必须投入一半的基金额度。一方面,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对减排指标的需求增加,而且,之前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的美国,也有可能重新加入。王公一说,如果中国也承担起下一阶段的减排义务,今后两年CDM市场会急速扩张,并且需求大于供应,所以必须加紧布局,占领市场。

  联合国工发组织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项目副主任余元旗博士说,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在2012年之前所需要的排放削减量指标估计在50亿吨左右,假如一半指标通过CDM方式实现,2012年前CDM的目标市场容量就为25亿吨二氧化碳减排额度。

  “目前

墨西哥、印度、中国等国家都在上报CMD项目,但是以中国上报的项目最多,尤以煤层气利用为主。”薛源说。

  现在,王公一和他的团队正在与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煤电企业洽谈CMD项目,整个项目的标的是5万吨,减排额度与几天前他们与皖北煤电签订的协议相似。王公一说,如果项目顺利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否则得耗上至少半年时间。

  “你看吧,市场很快就会起来,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快入市步伐,加速布局的一个主要原因。”王公一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