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习近平:领舞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5:3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薛惟中 上海报道

  作为中国繁荣的标志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上海去年夏天发生的社保资金案震惊世界,随后前市委书记陈良宇和一批政府官员纷纷落马。

  5月24日,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上海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跨越关键时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不仅要对过去5年的历史作一个评价,还要回答上海未来5年如何发展的新命题,这也是履新刚刚2个月的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即将产生的新一届上海市委的历史使命。

  “未来五年,对实现上海 ‘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习近平的讲话向海内外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将重新回到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这一次上海的角色不是 “独舞”而是 “领舞”。

  东部率先:上海要敢为天下先

  一度,上海在中国经济中的领先地位似乎受到了挑战。一个例子是,中央将浦东开放开发的政策也给予了天津,而且在上海最引以为豪的金融中心建设上,天津甚至获得了上海都没有的优惠政策。 《华尔街日报》在上海社保案发生后的一篇报道说: “有迹象显示,这座城市正在丧失其传奇般的吸引力……一些外国开发商表示,现在应该认真考虑到上海之外的中国其他城市去寻找商业机会了。”

  虽然,从统计数字上来看,上海的经济增长并未就此减速,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部分北移,上海将就此慢下去吗?一些人担心。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提法,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是上海过去15年发展一直遵循的目标,而 “四个率先”是2006年的全国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即上海要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个中心’,‘四个率先’是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不会因为人事的更迭而改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说。

  如果总结习近平上任以来围绕中央提出的 “四个率先”、 “四个中心”传达的施政思想,可以说一次比一次明确。

  习近平首次公开露面时就表示,要不辱使命,实现上海的继续发展。

  接着,3月31日,习近平将基层调研的第一站选择在浦东新区,在此他表示 “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5月18日的市委常委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 “经济增长极”和 “发动机”作用,发挥窗口和桥头堡作用,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全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促进全国整体经济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他的这番讲话明确了上海在全国仍然要发挥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要在率先发展中做到与全国共同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 《解放日报》 “迎接市九次党代会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速度、结构、质量、效益上海经济写好四个关键词》,四个关键词中,引人注目的是 “速度”排在第一位。上海媒体资深人士指出,有关市主要领导特别是九次党代会的报道,都是由市委宣传部亲自抓的,迎接党代会的开篇之作如此处理,绝非率意而为。

  该文章指出,八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间,上海平均年经济增长达到12.5%,而 “十一五”期间上海只提出了增长预期9%以上的经济发展目标,有些人据此认为上海经济 “明显减速”,但从计划目标实现情况看,“十一五”如果经济发展平稳健康,将很有可能明显高于9%。所以,上海确定9%以上的速度目标,既符合宏观调控的要求,又反映出上海经济发展已具有 “超越速度”的开阔思路,更是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留有更多空间。

  上海市委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超越速度”这种提法,一是为上海的发展鼓劲,符合中央 “四个率先”的要求,打消海内外对于上海发展的疑虑。二是这里强调的速度,与以前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内涵不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石磊教授认为,所谓速度,应该不仅仅指的GDP增速,而是指的社会发展速度——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服务、辐射全国的能力。——“GDP增速对上海来说不是问题。”

  下转12版

  上接09版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来说,经过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之后,现在到了重提东部率先的时候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李艳辉说,“九五期间”国家提出“两个转变”,即由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到现在我国的经济还未完全实现这两个转变,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要求东部地区再次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最重要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三大抓手

  上海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包括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央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等,这三个重大机遇也被认为是习近平施政上海的三大重要“抓手”。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办好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

  习近平表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为全国服务,要坚持 “先行先试”发挥浦东在“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

  “四个中心的建设仅仅靠上海不能完成,甚至要整个长三角、长江流域来烘云托月,互为补充。江苏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经济,浙江是民营经济,上海发展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产业互补优势已经形成,长三角不实现一体化,无法支撑上海的新发展。”李艳辉说。

  5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协调会,该会议被认为是近期区域经济发展中规格最高的一次,座谈会上讨论了一份《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据悉国务院《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也即将出台。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的主要走向将是提高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区域内其它地区主要是承接上海制造业的转移和支持上海服务业的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所说的“以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大有作为”的内涵。

  “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支撑,也是上海必须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方针。”习近平在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这样说。

  将移植浙江经验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博导刘昀献认为,习近平或将移植浙江主政经验到上海。

  习近平被外界认为是一位讲政治、有能力,亲民,务实的领导干部。2002年9月,习近平从工作了17年的福建省调任浙江省,当时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后,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最先回落。习近平的 “对宏观调控阳奉阴违就是歪风邪气”一语在浙江政界无人不知。在严格执行调控的要求下,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3年的38.9%下降到2004年的20.2%,再跌到2005年的10.5%。

  习近平主政浙江五年,经济上“腾笼换鸟”,干部队伍建设上实行官员考评责任制。在“腾笼换鸟”计划中,9大行业的430多个项目被打入 “落后制造”的“黑名单”,一度浙江GDP增速落入全国20名开外。身为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倍感压力。但是习近平认为这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浙江经济必须凤凰涅?,浴火重生”。

  2006年,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了14.1%,消费增速首次超过GDP增速。浙江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000元人民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人民币,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第一。媒体评述说,中央的经济转型、消费启动号召首先在浙江得以破局。

  上海以投资拉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也正是上海面临的问题。

  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习近平表示:“现在全国各地的发展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上海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加强作风建设是实现上海发展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到任上海之后在 《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干部作风建设的。

  刘昀献注意到,包括习近平在内的几位信任省委市委书记都不约而同选择革命纪念地作为亮相的第一站,这其中意味深长。刘昀献说,胡锦涛书记上任半月不到,也是到西柏坡,学习西柏坡精神,并首次提出“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因此,几位党的高级干部选择革命纪念地亮相,其实是亮出一个明确的姿态,那就是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和对于“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高度认同。

  刘昀献教授预计上海下步将加强干部交流,打破本位主义,地方主义,也可能会把中央用人之前注重政治素质、注重民意的方式运用到上海的干部人事任用上,化解人民群众对上海干部队伍的担忧——能否保证 “四个率先”,能否让老百姓放心。

  2007年5月24日的上海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的报告,可以认为是他作为上海市委书记的公开的完整的施政纲要。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