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张高丽面临三道考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5:3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天津报道

  “石油”书记

  2007年3月25日下午,张高丽正式上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曾经当过石油工人并在石油系统工作过15年之久。

  前后两届书记,都是出自钢铁或石油这个两个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重化工行业,天津的过去和未来,也与这两个行业密不可分。150万吨乙烯,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化工项目刚刚落户天津;就在5月初,与滨海新区咫尺之遥的曹妃甸又发现了储量高达10亿吨的大油田,而石化业本来也就是天津的支柱产业之一。

  张高丽到任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就来到大港油田看望石油工人。作为一个老石油工作者,张高丽登上了大港油田30JD3钻井队的钻井平台,察看钻井的生产情况。当天,张高丽强调,要牢记 “两个务必”,发扬石油工人 “三老四严”、 “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作风。

  1985年,对张高丽和前任张立昌来说都是一个转折年。这一年,39岁的张高丽出任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而46岁的张立昌开始由天津冶金局局长升任天津副市长兼经贸委主任,从此之后的22年中,张高丽由广东进而主政深圳再到山东。而张立昌一直在为天津的发展做着贡献。

  在此之前,张高丽是地地道道的企业人。1970年,24岁的张高丽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油部广东茂名石油公司当工人,后任秘书、政治部团总支书记、公司团委副书记;1977年,31岁的张高丽开始成为企业高管,任茂名石油公司炼油厂一车间党总支书记;1980年起任石油部茂名石化公司党委常委、计划处长、副经理;1984年任广东省茂名市委副书记、中国石化总公司茂名石化公司经理。

  在中国的石化产业中,山东的炼化尤其是地方上的民营炼化厂颇具特色,在全国其他地方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几乎垄断石油炼化的局面下,山东民营炼化厂异军突起,占到了全国民营炼化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石油商会前秘书长王勇介绍,国家当年出台了清理整顿小炼厂的38号和72号文件,要求关闭100万吨规模以下的地方炼油厂,山东省就成立了国有大公司,把20多家炼油厂聚集在一起,挂集体的牌子,这部分力量就由此保留了下来。目前山东省的地方炼油企业的炼化能力是3000多万吨,按每吨售价3000元,留给当地财政17%计算,这些企业每年为山东省贡献税收达153亿。

  作为天津工业发展龙头,大乙烯、大炼油现在已经开始建设,石化行业借助国际油价上升的东风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仅在去年,天津石油开采业就完成工业总产值647.87亿元,增长32%。

  而天津市在过去曾强力扶持过的钢铁业却表现一般,据统计,去年钢铁工业总产值虽然增长51.2%,但生产总量却只有700万吨左右。

  如何让这两大行业在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对于天津这位新任的市委书记来说,这是个迫切的问题。

  谁的滨海新区

  天津市统计局的统计报告显示,2006年,滨海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58.4%,也就是说天津将近六成的工业产值都是在滨海新区创造的,滨海新区对于天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虽然同属一个城市,但天津老城和滨海新区却宛如两个世界。老城中传承着老天津的传统和生活;而在滨海新区,已经是看不出天津痕迹的、正在逐渐成形的现代大都市,在这里,天津本地人已成了少数派。

  “新区里面大部分是移民来的”,一位热情介绍滨海新区情况的滨海新区下属的天津工业区宣传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他来自湖北。

  据了解,张高丽到天津就任的第二天一早就来滨海新区视察,张高丽态度是 “多听不评论”,但听着听着忽然插了一句说: “滨海新区不只是天津的,也是中国的大战略。”

  张高丽的这一句话其实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一个信息,未来的滨海新区将会跳出天津市的圈圈,寻求更大的作为。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带,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距离市区45公里,乘轻轨列车要30分钟左右。

  但是,目前滨海新区存在功能区和行政区界限交叉;新区管委会行政体制不顺畅,挂在天津市下面,人权、事权、财权都没有。

  据了解,目前天津一些区有的部分划入、有的是全部划入,在处理区和区之间的问题上,滨海新区没有名正言顺的权力。

  “关键看这次党代会后是否会有举措。”天津市委党校臧学英教授说。

  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滨海新区工业产值占天津全市的近六成,天津市这两年的恢复性发展对其倚重很深,一旦将滨海新区剥离,天津市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据说,此前国务院曾要求滨海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汇报,并要求把这个写到总体规划里去,但滨海新区一直没写。

  滨海新区是天津的还是中国的,能够像当年的深圳特区那样的模式发展吗?曾经做过深圳市委书记的张高丽的到来,使这个问题进一步让人关注。

  协调与竞争

  “在环渤海地区大连和天津都是保税港,天津是去年6月批下来的,大连是去年8月,二者怎么协调是个问题。”天津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卢卫说, “还有天津跟北京的关系怎么处理,机场的合作、港口的合作怎么办,天津将来与曹妃甸竞争与合作问题等等。”

  京津冀多年来竞争也有很多,天津抢到了150万吨乙烯,河北曹妃甸就只有遗憾;首钢搬到曹妃甸,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天津,因为曹妃甸港的航线几乎和天津重合,天然深水良港曹妃甸港将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北京舍天津和唐山合作建立了京唐港。凡此种种。

  “京津冀主流还是合作协调。”,天津市委党校臧学英教授说,各自为政结果是相互伤害,中央在曹妃甸和滨海新区要有区分和定位,京津冀产业规划原来说3月出台,后来涉及地方利益,现在也迟迟未见出台。

  “我们在这里大声疾呼各方利益要让步,否则地区就合作不成。”她说。

  目前,曹妃甸的四大产业已经由当初的大钢铁、大石化、大电力、大港口,变成了大钢铁、大装备、大石化和大物流,新增的物流和装备制造业目前已经具备和天津竞争的实力。

  唐山市发改委工业处的周处长认为,装备制造业上曹妃甸有沿海优势,确实在吸引大型企业来投资建厂,因为这里有港口、钢铁还有电力。 “我们与滨海新区是合作发展,双方即使产业一样,但产业的层次也不一样。我们为天津提供原料和基础性产品。”

  天津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卢卫说,天津有千万吨炼油计划,曹妃甸发现大油田,原来天津计划进口石油,以后有可能会用曹妃甸的石油。

  “张书记来了,肯定会将山东半岛和深圳特区的经验带到天津,像珠三角那样合作与互补,打开一个新局面。”臧学英教授说。

  与张高丽调动同时,刚刚由陕西省省委书记调任山东省省委书记的李建国,曾在天津工作了二十几年,从基层一直做到市委副书记。天津与山东的沟通在两地高层间将会更加顺畅。

  但是,环渤海地带产业结构单一,大部分还是工业尤其是

能源重工项目,区域之间产业没有形成层级和互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环渤海的协同发展,将是考验天津新任市委书记张高丽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报记者张庆源亦有贡献)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