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再次下岗的渔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1日 02:3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罗健 韩彦 李晶丹 江口、北京 摄影报道

  湖北省丹江口市泗河沿岸寨怀沟村的150多名渔民无事可做的日子已经有半年多了。而比起前两年的遭遇,这样的赋闲并不是最悲惨的。2005年、2006年的两年间,泗河工业污染造成的大面积死鱼事件多次发生,令很多村民倾家荡产。去年夏天,当地政府宣布,泗河下游水域全面禁渔。

  泗河最终将汇入南水北调的起始点——— 丹江口水库。

  2002年之前,寨怀沟村村民们一直耕种小麦玉米。为了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响应政府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和水质的决定,当年,村民们纷纷转向网箱养鱼。

  但是好景不长。自2005年3月起,当地接连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这时,村民才注意到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细节——— 流经十堰市工业区的泗河支流马家河和茅塔河,每遇大雨,就会被上游冲下的大量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染成红色。经勘测,泗河水水质为四类,属重度污染。

  当年的渔季结束时,渔民几乎血本无归。村里30多户村民的900多箱鱼苗全部死亡,据村民自己的估算,损失超过100万元。而当年每户拿到的政府补偿,仅有千余元。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第二年,村民们收拾残局重新投入养殖。但2006年5月23日的一场大雨后,暗红色的泗河水让鱼苗又一次全军覆没。

  终于,这一次政府作出了决定。然而,政府的决定完全出乎村民的预料——— 既不是对渔民损失进行补偿,也不是勒令污染企业限期整改。2006年6月28日,丹江口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下发通知,沿岸村民暂停在泗河水域养鱼,“否则,造成的一切损失概由自己负责”。

  当地政府准备对泗河水域的污染如何治理,我们不得而知。泗河两岸的村民进入了遥遥无期的等待。

  就在遥远的寨怀沟村村民因为水质污染治理陷入困境,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努力,整体上正在收到成效。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致公组分组讨论会上,政协委员们就节能降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发言指出,2006年,节能降耗的一系列指标,虽然没有完成,但这些指标的增长都在下降,这是可喜的情况。牛文元认为,2006年中国进入了发展改善期,并正从发展改善期转入可持续发展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增加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继续搞好 “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

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
南水北调
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禁止污染企业和城市污染物向农村扩散,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也许,很快国家整体的环保战略措施就将惠及这个百多人的小渔村。但至少目前,面对渐入佳境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个守着水源地的小村庄,仍然没有看到未来。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