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珠宝业的暴利路径 批发价1万多元的钻石可卖4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0日 03:55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胡劲华 众所周知,消费者在购买钻石时需要参考“4C”标准:重量(carat)、切工(cut)、净度(clarity)和颜色(color),但钻石贸易专家希望再附加一个“C”标准:冲突(conflict):“价”与“值”的冲突。 2月6日,一场规模浩大的珠宝推荐活动在北京举行,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数千件珠宝钻石制品,主办方特意将制品的母体——各种品质的台湾蓝玉原矿石带到现场“曝光”。 知情人士透露,此举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主要是针对珠宝业日益严重的诚信危机而下的重药。现场一块重达38公斤的“蓝玉王”原矿石似乎想告诉公众,“这些制品是天然质地,值得信赖。” 但这场本是为了彰显诚信的表演,却引起人们的另一层质疑:该蓝玉王标价仅为800万人民币,而市场上一件小小的蓝宝石饰品却近乎天价。为此,《财经时报》记者调查了相关业内人士及珠宝商铺,了解了这个“价”与“值”相悖的行业。 暴利遍布 西单、王府井、新东安、国贸等地都是北京尊贵价值体现的集中营,这里各种珠宝钻石品牌林立。亿龙·恒嘉珠宝公司总经理甄建波曾去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买一百返五十”比比皆是,甚至有三折、二折,“一颗50分的钻戒被标到24.6万元人民币,而我们亿龙卖的50分钻戒不过3万元。” 知情人透露,这些钻石“4C”标准(颜色、净度、切工、重量)相当,却是同石不同价。分量越大的钻石,抬价的空间就越高,批发价1万多元的钻石,加工后可卖4万多元。“钻石就是暴利行业,前面论万卖的钻石在批发市场也就八千以下,加工费用并不多。” 几千元,上万元,几十万元……光怪陆离的价格背后隐藏着暴利的触角。价格在舞蹈的不仅仅是钻石,玉石、珍珠、水晶、箔金的销售价格也是“过山车”。 标价4万元的花铂金钻饰,你可以在北京西四的小胡同里用8000元搞定。但即使是8000元本身,也含了不菲的利润。 “打折出售,还有暴利可赚,最可怕的是这个暴利不知几何,反正顾客接受的价格就是合理价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者如是说。 与这个暴力行业相对应的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约1400亿元人民币,较2004年增长15%以上,出口总额达54.9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23%。一年200亿元的递增,让外界对珠宝行业的利润空间充满了想像。 《财经时报》在采访中了解到,钻石珠宝业的毛利平均200%左右,从利润角度则可分成几个层次:珠宝公司的利润保证在40%上,商场在30%-40%间,专营公司高达70%-80%,单个饰品也曾出现过500%的暴利。 标准缺失 一般来讲,珠宝价格是由重量、净度、色泽的差别和切工、抛光等后期加工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的。钻石、红蓝宝石等虽然按品种质量、大小、重量等国际市场交易价参照,但由于国家标准存在不足,镶嵌钻石分级证书中仅根据净度、颜色等得出的“极好”、“很好”、“好”、“较好”、“一般”评估,不能准确反映钻石品质等级。 国家高级宝饰考评师、鉴定师邹焕炎认为,目前我国在珠宝的估价上虽有公认的原则,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催生珠宝暴利的重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金银珠宝行业的“三包”规定,也没有专门完整的珠宝市场的行业法规或管理条例,目前多靠《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自律公约》从道德层面约束,问题难免频出。 此外,国内原材料销售也很混乱,而在缅甸,商业运作比较成熟,玉石毛料买卖都是公开拍卖。 本土品牌培养无力也是标准缺乏的结果,值得欣慰的是,中宝协制定了“十一五”品牌建设规划,2007年重点培育贵金属镶嵌宝石首饰、黄金首饰。 急需立法 用分析人士的话来说,设计的无专利性和销售的无指定性以及估价标准的不存在性,促使首饰行业暴利丛生。那么,珠宝行业动辄几倍的虚价谁来监督? 行业协会显然看到了这种“不确定性”所隐藏的危机,承认“市场存在以次充好、虚假打折、恶性竞争等经营行为。” 为此,中国宝玉石协会与珠宝企业共同倡议:确保商品货真价实,严禁以次充好、以假当真;实行明码标价,不虚假打折、不低价倾销、不搞恶性价格竞争……但是这种条款显然并不具备应有的法律效应。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已与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拟定了有关翡翠、珍珠等行业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些“国标”将会提交相关政府部门审批。目前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是《关于研制珍珠国家标准的技术草案》,该项目预计2007年9月份之前完成。 同时记者获悉,《珠宝首饰行业加工贸易单耗课题研究报告》已通过审定,并正式呈报海关总署和国家发改委,该报告对促进我国珠宝产品加工贸易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依据。 在奢侈品消费税方面也有利好。虽然贵重珠宝首饰暂时还未列入征收范围,但企业的钻石进口环节增值税方面,在指定渠道得到了减免。 对消费者最大的利好或许是国家《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的出台,随着相关国标的出台,消费者和经营者就可以依照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对市场的产品加以明判。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