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重庆非公经济新世代:融资坚冰待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2日 11:39 《时代信报》

  2006年,全市范围内有一大批技改、扩建、新建民营企业因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开工不足甚至停产;

  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副局长谢卫东补指出,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并鼓励同行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

  信报记者 刘隽刚报道

  2006年11月16日,“重庆非公经济发展之政策性障碍破除”高层论坛召开,非公经济应该如何取得长足发展、政府如何为非公经济保驾护航成为最为炙热的话题。

  据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介绍,2006年1—9月,全市非公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54.4%;全市有近600万职工供职于非公经济企业。”然而截至2005年底,重庆市非公经济获得的贷款数仅为全市贷款总额的11.17%。

  撑起重庆经济半壁江山的非公经济为何始终被银行业视为“配角”?在此次高层论坛上,重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会长万众一,拍着《时代信报》记者的腿叹道:“尽管非公经济的地位已经转变,但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仍存在观念意识和办事风格上的问题,伸手要利益或者故意拖延现象仍时有发生。”

  万众告诉记者,2005年,当他从媒体上看到广东省成立全国第一家“民间互助融资行会”时,顿觉眼前一亮。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当上了“说客”,希望能在重庆成立类似的民间融资机构。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结果。“尽管中央政策是同等对待,但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横着一条杠”。

  根据人民银行《中国信贷人权利的法律保护》报告显示,2005年全国中小企业有着总额近11万亿元的存货及应收账款,但由于现行法律限制,此一资源难以作为信贷担保而闲置,造成大量中小企业“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会长尹明善认为,非公经济贷款难的主要症结在于相关机构始终存在“主角”和“配角”意识。“配角”就是非公经济,而在贷款的发放政策被他归纳为:“主角大头、配角小头;主角长期、配角短贷;贷款吃紧、确保主角”。

  不过,对一些大型非公企业,银行则持完全不同的态度,“像力帆、隆鑫这样的大企业,银行都是主动上门,问题是重庆有多少非公企业有力帆和隆鑫这样规模的?”万众一举例说,江北一家砖瓦厂尽管销路非常好,但受制于资金始终无法得到规模的扩充,一些大订单根本无法接,企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据人民银行首度公布《重庆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6月底,重庆全市范围内一大批技改、扩建、新建的非公企业因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开工不足甚至停产。万众一认为,如此局面使得重庆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而江浙及沿海地区的经验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视,不但使民间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而且让非公企业这部分在地方经济金字塔结构中占据中坚位置的力量”得到了规模和数量上的极大扩充,由此才缔造了一批新的大型民企。

  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副局长谢卫东补指出,信用担保机构总体规模较小,也是制约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谢小东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民间资本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并鼓励同行业、同区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自身的融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引进有实力的跨国担保机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