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鞋业三都赋(三):共赢憧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 21:07 《时代信报》 | |||||||||
倘若重庆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信息传递机构,也能够将订单传递到更多的制鞋企业,那么重庆鞋业的发展绝对不会出现今天的尴尬; 没有中间的选择,按照绝大多数的企业主的经验来判断:“根本就不可能以目前这种状态保持下去,不能发展就只好转行或者放弃,否则——就只有眼看着企业逐步走向衰退……
订单互传 成都武侯区实现经营规模一体化 一场没有发令枪声的赛跑 记者 刘隽刚 订单的传递效益 如果身临成都武侯区的“鞋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里浓厚的产业氛围。从位于武侯区的二环线开始,到川藏公路入口处的三环周边,可以连续看到两个相当规模的皮革交易市场,宽阔的双向八车道两边,鳞次栉比地分布着各种规模不等的制鞋企业,可能是由于地势平坦的缘故,给人的感觉是,在出租车行驶的5公里范围内绕过的四到五个街区内,全部都是制鞋企业。 如果要将这种感觉汇总成一句话,就是“这里的规模相当庞大”。 按照相关介绍,武侯区永丰、簇桥、金花三镇均以皮革、皮鞋为主要产业,其中皮鞋制造集中在簇桥、金花。之所以这样布局,成都“西部鞋都”的想法就是把中等以上规模的企业全部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规模。事实上,这种做法的效果相当明显,从外部看来,似乎这里的规模和气势已经超过了重庆的鞋业基地。 这里对外号称“中国女鞋出口量第一”,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出口量,很大程度取决于“订单的相互传递”。 何虹介绍称:“在这里的皮鞋制造企业,多数是家族式的,由于各种关系环绕,使得一些皮鞋制造厂得到订单之后,由于产能不足,将其订单转移给其他公司,以这种方式形成接力的循环,最终造就了大规模的出口贸易。” 这种订单传递的先决条件,就是“挨得近”,无论家族作坊式企业,还是大规模企业,目前都处于:“订单很多,但产能有限”的状态。因此在订单的传递效益之下,更多的企业被带大带活。 但重庆鞋业很难采用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产业规模,因此,倘若“重庆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信息传递机构,也能够将订单传递到更多的制鞋企业。” 奥康“飞的”培训员工 和制鞋企业主们一样飘移不定的,还有制鞋厂的技术工人们。 技术工人缺乏,产能不足,其实是重庆和成都鞋业发展面临的相同瓶颈。 奥康红火鸟鞋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说:“由于璧山县熟练的技术工人有限,所以目前生产线并没有全开,这也是造成目前日产只有3000双的原因之一。” 走到鞋厂外,能够看到红火鸟的厂房实际上布置了8条生产线,目前开动的生产线只有两条。杨天走到路边笑了笑说:“他们讲奥康经常是把工人用飞机接到浙江去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回来,很多工人干不了多久又跳槽到其他的厂去了。” 在铜梁,几位鞋厂企业主也提及员工培训的问题,开运竹鞋业的邹总表示:“到铜梁建厂的同时,公司已经考虑到员工培训的计划。即便员工培训之后跳槽,但从流动的范围来看,多数人依然是在重庆的鞋业里发展,所以作为企业,不能仅仅看到自己是否在培训员工方面亏了钱,而是要考虑为行业发展积蓄足够的力量。所以一个企业培训员工,实际上是在为一个行业培养人才。” 如果将人力资源的作用放大来看,按照何虹的说法:“成都鞋业的出口,实际上早期是通过本地企业到沿海招聘外贸人才,通过这些人才的网络资源获得的订单。”当然,更重要的是,制鞋这一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能够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市场状况,依然处于产能不足阶段,如果要达到人才结构的饱和,尚有极大空间。 没有发令枪声的赛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庆本土鞋业的发展从早期的私营作坊,已经逐步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支撑整个行业的,是众多中等规模的制鞋企业,其经营者年龄结构也普遍在四十岁左右。 达到中等规模的制鞋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或者扩大规模走上产业道路,或者直接将公司放弃,拿了钱去享受人生。 没有中间的选择,按照绝大多数的企业主经验来看:“根本就不可能以目前这种状态保持下去,不发展就转行或者放弃,否则就只有眼看着企业逐步走向衰退。” 正是这种想法之下,才会出现众多制鞋企业寻找新址建厂的行业大迁徙。 和已经落户铜梁的70余家企业不同,更多的制鞋企业,目前依然处于观望状态。尽管开业庆典上大家都笑得非常开心,但没有搬迁新址的企业主们实际上心中一片迷茫。 杨天说:“这就像是一场赛跑,虽然大家都知道必须跑出去,但是没有人先动,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都知道先下水的,被淹死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现在更多的企业经营者依然持观望态度。” 能够用事实说明这个问题的,是首家进入铜梁的派克司鞋业,该公司总代理颜其华告诉记者:“我是看着他们苦起脸熬过的这一年,由于缺乏人气,他们在进铜梁的一年里,赔了200多万元,每天的生产量只有100多双鞋。” 没有人愿意轻易承受这样的亏损,尤其是对于这些中等规模,资金结构相当单纯的制鞋企业。 但造成整个行业步伐不统一的深层原因,更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发令枪声。 “三都”共赢的憧憬 一家大渡口区的制鞋企业老总,目前正在为是否放弃鞋业而转向房地产感到矛盾。因为从本土鞋业的发展前景来看,显然已经不能与房地产业相提并论。 据了解,目前商场内售价为300元左右的皮鞋,其利润水平大约在60元/双左右。“令制鞋企业老板们最担心的是,倘若他们的销量和利润水平上升,有可能直接造成税费的提高,因此大家都尽量维持现有水平。”一位化工配套企业老总告诉记者:“现在的状态,就是能够为企业找到点小钱,但要做到产业这一步,还相差甚远。” 当然,从制鞋企业的经营者们内心想法而言,并不希望仅仅局限在此,而且,他们之所以选择迁徙,也是希望能够做大。 可是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 “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是大家在铜梁共同努力,将这里形成新的凝聚点。还有一种想法,是把璧山和铜梁合二为一,以大重庆的高度来规划整个重庆鞋业的发展前景。”颜其华号称重庆鞋业里的典型文人,他的话匣一旦打开,思路就滚滚而来:“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众多的鞋业经营者平时都经常在一起聚会,大家关系都非常融洽,但是在产业整合方面,还缺少一个统领者。其实做大这个行业的关键,就是集聚人气,只要实现了大重庆鞋业的统一,就有可能冲出去。当然,如果能够把成都武侯区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西部鞋业,就更有发展前途了。” 按照这种想法,就将形成一种西部对抗沿海东部的格局,以成渝两地的产业规模,也许能够与广州、浙江等地的制鞋企业展开一搏。 但是,这仅仅是一头热,颜其华的话音还没落地,立刻就有个企业老板接了一句:“想让成都企业与我们联合,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