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伟大公司进行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4:57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程东升

  当美国商业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约翰·D·洛克菲勒开创了托拉斯这种商业模式,并将美孚石油公司推上世界最大石油集团宝座的时候,中国的洋务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然而,当洛克菲勒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美孚石油公司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时候,中国洋务运动扶持起来的企业却已经分崩离析。

  “如果把我剥得一文不名丢在沙漠的中央,只要一行驮队经过——我可以重建整个王朝。”面对底气十足的洛克菲勒,中国的企业家们却只能是英雄气短。

  中国商业精神的觉醒

  发轫于民间的中国商业精神始终游离于社会主流思想之外,近代中国,商业精神即便在局部地区被发扬光大,也只是昙花一现。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社会缺乏对企业家的高度认可和尊重,中国企业家缺乏源自本土的厚重的商业精神熏陶,近代以后,中国内地企业家更多是受到西方商业精神的侵袭。

  清朝的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官办(国有)、官商合办(合资)、官督商办(承包制)打造中国的伟大公司。那种经过长途跋涉大大变形的舶来品与中国内地企业家的传统价值观畸形融合,导致中国内地企业家在商业精神上更加迷失,其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近代中国内地缺乏统领全球市场,或改变世界某些产业格局的行尊企业。缔造伟大公司成为中国人的南柯一梦。

  改革开放后,中国本土商业精神获得了回归的可能,但来势凶猛的西方资本裹挟着西方商业思想席卷中国内地,中国本土商业精神被一再压制而部分变异;这也刺激了中国本土商业精神的觉醒。中国企业家们在学习、模仿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构筑适合本土的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尝试缔造伟大的中国公司,已经成为新一代中国企业家的目标。

  洛克菲勒的学习者

  配套性产业和地区性产业能催生优秀的企业,但难以产生世界级的伟大企业。这迫使有远见的中国公司开始寻求自我救赎和突破,他们正行进在通向伟大公司的道路上。

  2002年以来,TCL跨国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先后把德国施耐德、美国高威达并入旗下,2004年以后,TCL又同汤姆逊合并彩电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商;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合资成立手机研发、生产与销售平台。

  “只有国际化的企业才能生存”,并购是中国企业迅速壮大,在规模上与跨国公司缩小差距的捷径。TCL领军人物李东生的这个信念或许可以解释TCL为什么会选择跳跃式发展模式。

  剑桥大学辛格教授支持跨国并购对伟大公司的巨大推动作用。汇丰银行近5年在全球收购了500多家银行,成为拥有25万名员工、价值100亿美元的金融巨无霸;西班牙电信公司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公司,并刚刚收购了英国电话公司。

  继TCL、联想集团开展跨国并购后,更多中国企业也走上了海外并购的坎坷道路:阿里巴巴将雅虎中国收入囊中,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海尔竞购美泰克……华为公司更在几年前,就在美国收购了一批小型高科技公司。

  当然,要成为伟大公司,并购仅仅是一种手段。哈佛大学关于《成功的国际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表明,成功的国际化企业90%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95%的企业都拥有可靠的全球化流程(卓越的管理和管理创新);88%的企业拥有良好的外界关系(政府、社会、用户、媒体、投资人、关联企业……)。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上述潜质的企业。

  能否走出“辛格定律”

  但剑桥大学辛格教授的一个结论足以让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家们心惊,辛格指出,会计分析和股市研究都证明,并购后收购公司的业绩往往是下降的,多达60%不成功。

  “进,风险大,不进,风险更大。”李东生告诉同仁,李的意思很明显——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要么采取保守策略,逐步丧失优势、将资源消耗殆尽,最终被外国公司打败;要么采取攻势,以现有资源,抢占全球制高点,在发展中完善和提升自己。显然,后者意味着要承担巨大风险,但风险本身并不可怕。

  《财富》每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种种危机。无论通用、IBM,还是三星,今天的辉煌都并不能掩盖曾经的落魄,也许,明天某个时候,那些现在辉煌的企业也将遭遇重大危机。

  伟大的公司并非不犯错误,问题是,犯错误之后,伟大的公司能够彻底变革,迅速调整策略,也就是说,伟大公司自身愈合能力很强,肌体的哪一部分受到损伤,会很快自我修复。这种修复能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企业所遵循的商业精神。

  实际上,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所言,经营企业没有可以松懈的时候,危机时刻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不是在危机中成熟,就是在危机中死亡。

  中国企业迈向伟大公司的过程,不仅仅是规模的提升,市场的扩张,视角的转换,更是价值观的颠覆、认识论的革命,还是文化、政治、经济变革的过程,是中国从官宦社会,蜕变为真正的商业社会的过程。

  遗憾的是,那些向伟大公司迈进的中国企业,有时候并不能够被本国民众所理解,一些企业开展的跨国并购活动,被挖苦、讽刺的多,能被充分支持、理解的少。

  “在上爬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那些习惯于嘲笑、挖苦别人的人,应该体会下约翰·D·洛克菲勒的这句话。

  (作者系本报记者)

  培养伟大企业的管理者

  伟大的公司离不开伟大的管理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联想、华为、中海油…… 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企业正跨出国门,试图造就中国伟大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者而言,了解国际经营理念、掌握通用的谈判技巧,不可或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仅有20多年的中国,大部分现在30 -50岁的企业家、公司高管都成长于计划经济时代,扩展眼界、接受一些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尤显重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能在国际排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商学院,越来越多优秀管理者走出或即将走出: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冯 仑 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金志国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李 斌 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总裁

  李东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裁

  潘 刚 内蒙古伊利集团 总裁

  王帅廷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总裁、首席执行官

  徐和谊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少春 金碟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常小兵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加成 新奥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总裁

  刘绍勇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 军 联想集团 高级副总裁

  斯泽夫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副董事长、总经理

  田文果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徐景宏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000938) 董事长

  佘鲁林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总经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范勇宏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礼辉 中国银行 行长

  李 友 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执行总裁

  刘汉元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孟晓苏 中国

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董事长

  谢尉志 中海石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徐 刚 上海

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洪海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张立军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裁

  孙亚雷 中信集团公司 总经理助理

  卢 山 中国路桥工程公司 总经理

  彭鸿斌 圣象集团创始人 首席执行官

  陈文辉 香港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晓磊 中银国际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总经理

  才 让 安泰科技股份公司 总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