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香港学者给中国企业家打分 称柳传志张瑞敏满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10:15 21世纪经济报道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

  21世纪经济报道

  联合主办

  主持人语:

  这是一个制造明星企业家的时代,大量耳熟能详的企业家明星充斥着各种传媒,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财经记者们不断兴奋;这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一个个明星企业家,昨天还是一脸灿烂的笑容、春风得意马蹄疾,今天却已经沦为阶下囚,亿万身家,转瞬灰飞烟灭,香车美人,忽而遥不可及……

  中国企业家的命运跌宕起伏,出乎一般人的想象。

  美国成功企业家克雷格·霍尔在其《负责任的企业家》一书中认为,转型市场固然潜在着巨大回报,但是,转型经济中的企业家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会面临由于政府的脆弱和反复无常而导致的不确定性、腐败风险、组织化犯罪等等。克雷格·霍尔指出,“负责任的企业家”就是一个企业家在赚钱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他由此认为,“负责任的企业家”要对国家和公众的未来进行真正的投资,而不是一帮单纯追逐个人名利之徒。

  以上述标准衡量中国目前的企业家,我们或许能够理解什么样的企业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家。当然,上述要求或许是苛刻的,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尚处于创业初期,尚面临如何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远没有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程度。但是,社会公众对企业家的要求却不会有丝毫降低,法律也不会因此网开一面。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如华为总裁任正非、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联想集团前总裁柳传志、方正创始人王选等等。在中国由官宦社会向真正的商业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企业家们对国人观念的影响深刻而久远。

  但是,中国企业家们尚面临着多种难题。一方面,传媒、社会公众对明星企业家极尽追捧,寄予了很大希望;一方面,官宦社会的影响还远没有被剔除干净,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尚远没有达到成熟商业社会的水平。一方面是社会对企业家们相对高但合乎情理的要求;一方面是大量企业家自身素质及所处的社会、经济、法制环境的不尽人意。中国企业家就以这种尴尬的方式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如果按照西方成熟商业社会的标准,如何评价今天的中国企业家?中国又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企业家?

  就上述问题,本报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共同举办了一场论坛,论坛邀请了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陈家强博士、副院长戴启思(Steven J.Dekrey)博士、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周苏苏、通用技术集团香港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志勇、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徐岩教授、樊景立教授、李家涛副教授等。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IEMBA课程协调中心副主任林智生亦出席了本论坛。

  (文/东升)

  给中国企业家打分

  本报记者 程东升 李振华

  香港报道

  “他们更多还是工业家”

  主持人:以发达国家成熟商业社会的标准看,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企业家?标准是什么?

  陈家强:我觉得作为企业家应对企业发展战略有清晰的认识,敏感捕捉市场机遇。能管理好企业、使企业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有较强的执行力。企业家还应该具有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包括对股东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作为一个企业家,服务于一个企业,股东把企业交给你,你有责任合理利用资本,带领企业创造利润,给股东合理的回报。同时,企业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惟利是图。一名好的企业家,还要善于用人,并且成为一个好的教练,能培养出一个好的领导团队。

  戴启思:在西方,企业家分为创业者和经理人,前者创立了一家企业,并拥有该企业的产权,后者不一定拥有企业的产权,两种人的共同特征是对企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我在香港有一个朋友,20岁的时候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现在他63岁了,公司在60多个国家有业务,受到国际认同,这个人显然是个创业型的企业家。而杰克·韦尔奇则属于职业化的企业家。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是能把控公司的发展战略、能让公司持续经营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樊景立: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巨大的成功商业案例,即规模要足够大;要有比较系统的商业理论;要对社会有巨大的正面影响力。按照上述标准,国外有大量的优秀企业家,如让IBM浴火重生的IBM前CEO郭士纳、领导GE达到一个发展高峰的杰克·韦尔奇。但是,企业家的第三个标准——社会影响力有时候在短期内是很难判断的,杰克·韦尔奇刚到GE的时候,实行大裁员,在当时引发了很大争议,后来才证明是正确的决策。

  主持人:如何评价中国目前企业管理者?与成熟的商业社会相比,他们存在哪些欠缺?

  陈家强:有一点的确很遗憾,很多内地的企业家尚仅仅是个工业家,过于重视产品品质,追求产品的完美性,对人才管理重视不够。内地市场经济尚不太完善,经常出现一窝蜂投资、部分产业过度投资严重,持续发展策略不够。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以国有企业为主,那时的厂长、总经理都是官派的,企业更多承担的是社会责任,主要解决就业问题,市场驱动力很弱,主要靠厂长个人的能力推动发展,而不是成熟的管理团队。目前,内地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不成熟,公司提拔干部还是以内部培养为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周苏苏:其实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不差,但品牌附加值尚没有体现出来,这与企业家品牌意识不高有关。我在英国看到一种葡萄酒,每年只生产几千瓶,但每瓶都是精品、都很贵,整体产值很高。中国制造就是缺乏这种精品意识和制造精品的商业模式,很多企业家仍过于注重量的提高。今后,中国的企业家应着重在品牌价值上加强工作。

  企业家的责任

  主持人:北京大学教授刘伟曾说,现代企业家应该有:一、创新精神,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敢冒险没有创新精神还叫什么企业家,那叫企业匠。二、必须具备深厚的责任感,不具备责任感的创新,不叫创新叫赌博。三、要守信,市场经济本身是信誉的经济。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樊景立:刘伟先生3个标准中的“守信”,标准太低了,在法制社会里,守信是最基本的要求。“创新”是企业家必需的素质;“责任感”要看是对谁负责,是对股东、顾客负责,还是对员工负责?我想,应该是对社会负责,企业本身就要对顾客和股东、员工负责,为顾客创造价值,此外,还应该对社会负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刘志勇:中国的守信,更多的是道德标准,而非法治层面的要求,不守信也很难受到法律惩罚。因此中国目前不佳的诚信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一种标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

  樊景立:谈到责任,我想作为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否则很难受到社会的尊重。杰克·韦尔奇从GE退休后,与妻子离婚了,但他没有给妻子相当的生活费用,表现得非常吝啬。不久被他妻子告到了法庭,在法庭调查韦尔奇收入时才发现,原来他从通用公司获得了令人惊诧的丰厚退休待遇。在其丰厚退休待遇和对待妻子的吝啬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个事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影响,让很多美国人怀疑杰克·韦尔奇做人的品质,和作为杰出企业领导人的素质。

  李家涛:因此,我们提倡企业家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必须有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力。在国外,有黑社会背景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商业领袖。

  “我给柳传志打5分”

  主持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被称之为企业家的人,或自认为是企业家的人,如方正创始人王选、荣事达集团总裁陈荣珍、海尔总裁张瑞敏、邯钢集团总裁刘汉章、联想集团前总裁及董事长柳传志、现任总裁杨元庆、华为总裁任正非。这些人可否称得上是真正的企业家?依照上述标准,中国有多少人可以称得上企业家?

  周苏苏:企业家是一种身份,但是否是真正的企业家、是否能走很远,关键要看企业家是否有长远眼光,成功的企业家肯定在所在行业里有独特的眼光,对人生哲学、商业哲学理解深刻。

  应该说,中国现在有一大批企业家,知名度高的也不少。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海外去,在发达国家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家推动。尽管,中国的企业家中,尚少有杰克·韦尔奇等那样广为人知、成为著名商学院研究对象的,但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为投资人、客户和社会创造了价值,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成长的舞台。

  从这个角度看,张瑞敏、柳传志、侯为贵、李东生、任正非都应该是优秀的企业家,杨元庆等人则是新生代企业家的代表,更具有职业化的特点。这个群体对社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

  刘志勇:我不同意只有在市场条件下才能产生企业家的说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企业家。事实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更需要创新精神,需要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要“多面看”,既要向上看——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保住自己的位置;还要向市场看,让企业有个不错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有很多真正的企业家,除了传统产业的张瑞敏等人,还有盛大的陈天桥。在中国众多行业里,家电行业是放开最早、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张瑞敏在这个行业里做得很优秀,是细分市场的成功者之一。张瑞敏还把西方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与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结合了起来,进行创新,如针对农村地区的需求,生产出了可以洗地瓜的洗衣机;提出“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只有淡季的市场,没有淡季的思想”等等。

  陈家强:如果满分是5分的话,我给柳传志打5分。

  主持人:那么张瑞敏呢,你给他多少分?

  陈家强:(笑)也不能厚此薄彼嘛,也打5分吧。柳传志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企业家,联想收购IBM全球电脑业务,不是作秀,而的确是从联想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做的。海尔国际化实践成功与否,现在还很难下结论。对于中国内地企业的国际化浪潮,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要给企业机会去尝试。

  从企业差异看,海尔人才管理不及联想,联想已经找到了接班人,但海尔的接班人好像还不明确。此前,看到有记者采访柳传志,问他为什么把联想集团分成神州数码和联想公司,柳回答称,是为了两个优秀的人才——郭为和杨元庆,因为两个人都是帅才。某种程度上说,柳先生在企业经营中好像过于看重感情,但从人才管理的角度看,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柳先生是在因材施用,而非任人惟亲,中国古代就主张举贤不避亲。

  主持人:中国有句俗话叫,“成则王,败则寇”,一些企业家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失败了,所有的成就即全被否定。比如牟其中,他的一些主张现在还有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是创新性。但现在极少有人说他是企业家,而认为他是个骗子、阶下囚。如何看待那些落马的企业家?

  周苏苏:企业家成败都很正常,任何企业家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企业也有优势和劣势,关键是企业家要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明确的认识,要有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少犯错误,减少失败的几率。社会也要以平常心态看待犯错误的企业家,即使是对犯罪的企业家,也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功过是非要分明,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家失败了就认为他一无是处。

  “红顶商人”宿命能终结吗?

  主持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秦汉、唐宋、明清三次高潮,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名商大贾,如范蠡、胡雪岩以及商人群体如晋商、徽商等,但这些商人大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与政治势力密切关联,有的被称之为“红顶商人”。《财富》杂志曾有篇文章认为,大部分成功的中国企业家,都是“市场政治家”,他们不仅对市场有着超常的敏锐和把握能力,而且同时还是“政治家”:他们有人格魅力来凝聚一支队伍,有高超的市场谋略来攻击对手,懂得借势或造势来吸引眼球,他们甚至会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左右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政治家的手法来把握市场,来经营企业,这就是市场政治家。“市场政治家”是中国企业家的宿命吗?

  李家涛: 企业的影响力是对社会而言的。在美国,规模超大的企业也是有政治影响力的,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国会的意志。美国副总统切尼,原来是哈利伯顿能源公司的CEO,伊拉克战争之后,哈利伯顿能源公司在伊拉克重建中获得了很大利益。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负面的,有时候可能是种互补关系。现代社会很复杂,企业要取得成功,需要各个方面因素的协助,包括各种人脉关系,企业肯定会利用各种关系,扩大市场机遇。

  樊景立:我想,未来几年,中国企业家还是难以摆脱“市场政治家”的宿命,因为中国的商人要使商业做大,不可能逃出政治的影响力。另外,今天的政府在各个领域里的影响力也很大,想不受政府的影响也难。

  刘志勇:西方社会的各种规则是明确的,比如美国大企业集团与政治势力的联系有一套体系规范,如总统候选人争取竞选经费,都是有公开条款约束的。在中国内地,政府在市场、生活等层面,还没有完全退出,很多资源,包括一些资金、项目、订单等等,都掌握在一些政府部门手中。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取得这些资源,要么通过公共权利,要么通过物质交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寻租行为”。

  但就长远而言,这些都会被逐步规范。因此,企业与政治结缘,成为“市场政治家”并非是中国企业家的宿命,只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此外,“市场政治家”实际上也有另外的理解,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有一定手腕,比如万科董事长王石,通过登山为企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品牌。因此,一个好的企业家,必定要有高超的政治技巧,善于造势。

  “原罪”可以原谅吗?

  主持人:“原罪”是中国企业家的一个特有现象,有人认为,“原罪”可以原谅,因为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造成的;但有的人认为,“原罪”必须追究,因为法律具有可追溯性。一个人犯罪后,理应受到惩罚,不论是过了多少年。究竟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家的“原罪”问题?

  刘志勇:中国企业之所以有“原罪”,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只通过不太合法的手段获取资本,但合法与否是与当时特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的。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卖点鸡蛋都犯法,现在看来是很可笑的事情。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家要创业,要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肯定要运用、占有一些额外的资源,比如,在月工资30块钱的情况下,不贷款、不借钱,很难办成一家企业。由于所有资源都属于国家的,企业家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一些不太规范的途径获取。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企业都尚处于创业阶段,对稀缺资源的争夺依旧十分激烈。因此,如果不是用极端非法的方式(如造假奶粉,导致小孩子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这当然是不可原谅的),都应该被原谅。因为,很大程度上,“原罪”是体制原因造成的。

  樊景立:法律对一个人犯罪(不包括杀人等刑事犯罪),应有一个追溯期,如一个人30年前逃税10万元,30年后,其企业每年交纳的税有上百万,这个时候如果再去追究30年前的偷税行为,恐怕有些不太合适。即使追究这些人的时候,也应该参照他今天所做的成就,让他把偷的税钱拿出来就可以了,不应当一棍子打死。但是,如果这个人在30年后依旧逃税,甚至有其他违法行为,“为富不仁”肯定应该被严惩。在国外,如果是一个人有黑社会背景,这些人不可能被认为是商业领袖。因此,作为企业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

  林智生:由于法制不规范等现实问题,中国一些企业家认识到了政治因素在其成功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因此,一旦企业成功后,往往会去追求政治身份,寻求更大的政治保护后者攫取更大的灰色利益。

  李家涛: 从法律的角度看,在法制社会应该提倡有罪必究,“原罪”肯定应予以追究,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不一定应追究。关键是谁去追究、从什么角度去看?我们今天谈“原罪”问题,不能为既得利益者辩护。纽约市市长上任前,专门会做一段时间的律师,追究对小投资者造成侵害的案例。

  刘志勇:企业家是否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与其“第一桶金”的来源没有直接关系,很多企业家“第一桶金”的来源不正当,但以后做的生意是正当的,这种人是可以成长为企业家的,国内外都不乏这类企业。德隆的疯狂扩张不是按照市场规律做的,最终破灭一点都不奇怪。因此,不用刻意去追究企业“第一桶金”的来源问题,所谓英雄莫问出处,而应该让市场自由淘汰。未来社会一定很美好,但一定会有个过程。治理“原罪”的关键,不在于抓多少贪官、多少坏的企业家,而在于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高效的法制环境,让“流氓”变成“绅士”。

  “官宦”社会变异

  主持人:在一个真正的商业社会,企业家的地位是最为突出的,官员则处于相对从属的地位,而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官宦”社会,读书是为了走上仕途,精英分子都竞相涌去当官,所谓,“士农工商”。直到今天,这种现象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从报考

公务员之火热可见一斑。一个健康的社会制度,会不断培养企业家精神。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环境的逐渐形成,中国必将产生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但目前中国尚缺少造就企业家的土壤和机制,具体地说,缺少哪些条件?

  周苏苏:中国是一个传统上重仕轻商的社会,这种观念仍旧影响着我们。有一次,我与一个人聊天,她自豪地说,自己5个儿子都是局长。这说明,全民对商人并无很强的认同感。当然,在造就企业家的机制上,我国比20年前好多了,但仍旧多少会有些轻商观念作怪。令人欣慰的是,这种轻商重仕的观念在现在很多年轻人中已非主流,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体现。此外,现在政府制订的游戏规则,政府官员的观念,也越来越有利于企业家的成长。

  几十年前,美国总统到中国访问,带来一个企业家的团队,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现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也往往会带着中国的企业家出去。比如中兴通讯,在深圳发展了20年,之所以能成长得如此之快,与深圳市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密切相关。此外,我们近几年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由于做的都是电信基础设备,与政治、经济、外交相关性很强,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协调,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部委、一些重要的国家领导人都对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应该说,我国造就企业家的土壤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有待完善、优化,前景阳光。其实,欧洲发达国家等成熟的商业社会,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主持人:中国企业家越来越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目前企业管理方面的教育非常兴旺,这到底对于企业家的培养有多大意义?

  戴启思:类似EMBA教育都是一些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提升企业家们的素质。事实上,在西方,并不是很多企业家接受这样的课程培训,但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才20多年,大量现在30岁—50岁的企业家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对市场经济理解得并不深刻,很有必要扩展眼界,接受一些西方成熟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当然,中国本土企业也正在茁壮成长,并越来越受世界关注,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案例也很多,让他们的同行来吸收这些经验,会有一些帮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