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经济增幅放缓时不宜调整汇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 03:5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金轲 冉学东 发自上海 目前中国经济从很多基本面的指标来看,经济增幅出现回落,而且可能会在比较低的平台上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果再通过升值的方法去紧缩宏观经济,并不十分合适。
日前,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汇率和宏观经济走向等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高善文认为,中国经济增幅即将放缓,在此背景下,不适宜调整汇率。 《第一财经日报》:近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在上升,目前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时机是否成熟? 高善文:首先,从2002年以来直到现在,在国际范围内始终存在着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各种揣测。在这个背景下,围绕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投机活动一直非常活跃。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在这个过程中这种投机活动有一定的起伏,这从新加坡市场1年期人民币NDF(人民币1年期不交割远期合约,其价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对人民币的币值波动预期)可以观察到,但总体来讲始终相当活跃。如果人民币汇率不进行调整,这种状况看起来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从这个背景上讲,人民币汇率调整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将是如何管理热钱流动,应对投机性热钱的攻击。由于这样的局面很难改变,恐怕在过去包括可以预见的将来都没有一个绝对有把握的时机去调整汇率。 第二个层面,汇率的调整将对宏观经济产生相当影响,很多学者都将汇率升值理解为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中国经济从很多基本面的指标来看,经济增幅出现回落,而且可能会在比较低的平台上维持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果再通过升值的方法去紧缩宏观经济,并不十分合适。 《第一财经日报》:既然你认为目前调整汇率制度的时间并不成熟,那么怎样对人民币升值进行时间选择? 高善文:因为无法估计投机性热钱的攻击频率和强度,所以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进行汇率调整。我相信未来调整汇率的时机选择很可能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过程。所谓“取其轻”,不外乎市场的投机气氛相对较淡,美元又处在阶段强势的时期,那样也许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 《第一财经日报》:看起来对热钱的防范将是汇率调整的重要课题,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来对热钱流动进行管理,防备热钱的潜在攻击? 高善文:实际上,在现代技术条件和全球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前提下,对热钱进行管理是非常困难的。主要的办法可能是对国内市场的管制,大家普遍相信热钱可能更多地集中在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集中在资产市场、目前中国普遍担心是热钱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对这些体系和行业采取利率、税收等手段进行管理,可能有一定空间,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效果也无法保证。 《第一财经日报》:有什么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增幅将回落? 高善文:从第一季度包括4月份迄今为止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来看,从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层面上看,宏观经济都经历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弹。支持经济反弹的主要来源在于上游行业的景气和对上游行业的投资。从资金面来看,支持这种扩张的资金主要是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而不是来自信贷的增长,信贷资金的占比在下降,表明信贷挤压对约束固定资产投资在发挥作用。自筹资金的大幅度增长在于几年以来企业的盈利水平经历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使得企业自有现金流充沛,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有能力利用自筹资金来抵消和缓冲信贷挤压造成的影响。 目前,前几年投资形成的中游行业供给能力增长很快,固定投资增长对上游行业带来的供给能力也将自下半年开始迅速释放,加之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信贷成本的上升,企业利润增长率已经开始大幅度放缓,这将导致未来投资增长的放慢,也将使得来自企业自筹资金对经济扩张形成的动力正在枯竭,同时银行体系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正在形成持续的信贷挤压。所以,我们相信宏观经济将很快进入下降通道。这样的周期已经形成,很难改变。目前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应该是尽量熨平、放缓这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不大可能改变这一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