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被推上祭坛的羔羊(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8日 12:01 《资本市场》 | ||||||||
第二部分 欧盟和日本:袖手旁观还是携手胁迫? 主持人:美方的单边行为是否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欧洲等国也跟进并采取类似措施? 何帆:这牵涉到国际间加强协调和合作的问题。欧元承担了美元调整的绝大部分成本
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但同时也要注意轻易答应承担汇率调整责任的风险:一是这种替人背黑锅的办法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很可能越来越政治化;二是这会增加国内调控的难度,国内利益集团也会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以缓解升值带来的压力。两者都会影响到政府对宏观调控做出自主、客观的决策。 哈继铭:欧洲等国是否跟进并采取类似措施将视人民币对美元的最初贬值幅度和将来美元对欧元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同时可能伴随着一定幅度的升值,如3-5%,这个幅度将受到基本面支持;因为无论从贸易顺差还是劳动力市场状况判断人民币并没有被严重低估,但未必令美、欧满意。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后,如果将来美元继续对欧元贬值,人民币在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对欧元贬值,但贬值幅度将小于目前盯住美元的情况,这已经减轻了美元贬值对欧元的升值压力。另外,美元也不可能永远贬值,一旦美元升值,人民币将对欧元升值,欧洲应当看到这一点。 王建:在亚洲地区日本一度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但从2003年开始中日贸易已经开始出现了日方顺差,因此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也消失了。2004年,日本对美贸易下降了9.8%,对华贸易却增长了33%,日本对华贸易额去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第一,且日方顺差进一步扩大,因此日本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已经说不出口了。 对欧洲来说,在欧元统一后,欧盟的内部贸易量2003年就已经超过了80%,欧盟对华贸易虽然也是逆差,但在欧盟贸易总额中占的比重并不大,2004年约只有600亿欧元,而且让人民币升值也面临着与美国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从中国进口的都是在中、欧有着几十倍价差的消费品,要求人民币升值百分之十几、二十的根本没有意义。所以外电评论说,欧洲国家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表现轻松。 对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货币汇率实际要盯住两个目标,一个是美元,另一个就是人民币。因为以东盟国家来说,中国是吸纳其出口的重要市场,中国在整个东亚是贸易逆差,充当着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亚洲除日本以外的经济体的货币就都不敢升值,至少是不敢有大的调整。所以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际上是亚洲汇率稳定的基础。去年美国经常项逆差接近6200亿美元,其中有4000亿美元是来自亚洲,美国国内的物质产品消费已经严重依赖海外供应,如果由于人民币升值带动亚洲货币普遍升值,会使亚洲输送到美国的产品大幅度减少或者美国以更高的价格取得同样的产品,并由此而动摇美国的经济根基,也使美元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而美国经济一旦陷入严重萧条,世界经济就会出现大动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是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