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财经:中国环保业为何难长大(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1:44 《环球财经》杂志 | |||||||||
市场化应加速解冻 如果说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实施是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最直接的方法,那么引入市场机制则是建立环保长效机制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70%以上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投入的,而在美国和英国等市场经济国家,60%的污染治理资金是来自私人部门。美国能一下子拿出500多亿美元来打伊拉克,中国能一下子拿出500多亿美元来治理环境吗?我国的环境问题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市场化。”文一波说的很肯定。 投资总量不足一直是我国环保领域长期面临的瓶颈。在较长一段时期里,我国环保投资的重点一直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从“九五”中后期开始,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逐渐成为新的投资重点。 在这一领域,我国处理设施严重滞后,2003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39.97%,其中二级处理率不超过20%;全国生活垃圾处理率60%左右,无害化处理率仅10%左右。严重的历史欠账和目前快速城市化形势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投资需求。 实现“十五”环保计划目标,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要上千亿元资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需投入450亿元。据预测,“十一五”期间,这两个领域的投资需求预计在1700亿元左右。按照目前的投资机制及能力看,满足这些需求有很大困难。对一些地方而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而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是最有可能市场化的环保领域。 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政府发挥的是引导投资作用和监督管理作用,但设施的具体建设和管理运营,特别是诸如垃圾的收集、分类和转运等完全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只需具有提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的责任,但不一定要亲自生产这种设施和服务;相反,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收费机制,创建和规范一个市场,将生产环节交给企业,这样既筹集了社会资金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只要政府给政策,能够进行真正的市场化运作,中国的污水处理我就能给你解决了。推行市场化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还原环境治理的真实成本,即能弥补环保资金缺口,又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文一波说。 在国内,城市污水市场化最早就是由桑德最早提出的。2000年以前,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都是由政府来投资建设运营的,且污水处理率低下。1999年桑德集团将欧洲国家非常普遍采用的BOT模式引入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北京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已于2003年7月正式运营了。目前全国各级城市地区以BOT或BT模式兴建和签约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累计处理规模达到几百万吨。 但姜鹏明认为,“别看现在各个城市及地区都在提倡污水处理项目的BOT、垃圾处理的企业化运营,但实际上这两个领域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市场化,大多还是由从政府原有环境治理体系中改制出来的国有企业把持。在这些领域,最早探索市场化的国内民营环保企业多少有些处于劣势。” 实际的情况是,尽管环保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开始启动,但市场环境并不理想。目前由于价格提升难、产权不清晰、富余人员多、效率低下、政府干预严重等因素,无法形成盈利的模式,却形成了"环保门槛低,市场很乱,容量有限,做好很难"的尴尬局面。 以污水和垃圾处理的市场化为例,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收费价格是能否吸引民间资本的关键。然而中国实际的情况是,城市污水垃圾收费体系尚未建立。初步估计,目前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开征面在60%左右,收费标准基本在0.2-1.2元/吨之间,且绝大部分收费低于相关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垃圾处理费征收面仅约16%左右。 据社科院社会与环境研究室副主任李宇军指出,要想让企业进入环保市场,必须让企业有钱可赚,这至少有三个条件:企业有相关技术和研发能力;政府不要把环保当成公益事业;从而尽可能建立投入产出的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将治污变成企业行为、健全收费机制和项目公开招标,打破垄断行为。 中国环保领域的市场化冰河,只是在准入及少数政策层面上开了道小口,中国环保领域的市场化还严重缺乏诸如税费、投融资、管理等重要配套政策及机制。这些都制约着中国环保的市场化进程。
相关专题: 《环球财经》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