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清盘压力促基金业新陈代谢 该死去的不应赖活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09:4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王栋

  本周媒体报道,2006年一月份基金遭遇大幅度赎回,数只基金资产净值逼近5000万元的“生死线”。有人士称,内地基金业是否会像香港那样出现基金清盘一幕,是今年市场面对的悬念。

  相关法律规定,存续期内有效基金持有人数量连续60个工作日达不到100人,或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将宣布基金终止。数只基金濒临“生死线”,证券市场各方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

  笔者认为,如果基金“死”去一两只,是正常的,而该“死”去的若还赖活着,却是完全不正常的。

  观察

证券投资基金业的现状,我们欣喜看到,随着市场环境转好,证券投资基金在创新的推动下,有进入新一轮繁荣期的迹象,各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基金不断发行,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可。

  但是,基金业也有隐忧存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金公司获取收益与投资效益脱钩,“旱涝保收”是基金自诞生以来一直享有至今的特权;二是大部分存量基金的现实状态,就像“小老树”一样,长到一定程度就老化了、再也不生长了,而且更进一步形成了一种“灌木丛生态”,基金资金结构雷同,生存土壤雷同,操作策略雷同,盈利模式雷同。

  回顾基金的成长史,可以看到从1998年开始新基金试点,当年发行了5只基金,1999年和2000年基金总数分别是22只和33只,与这几年基金规模高速同步扩张的,是基金诞生之后的1999年展开、横跨2000年、到2001年中结束的大牛市行情。

  在随后的几年里,

开放式基金获得了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2002—2003年可以定性为“开放式基金年”,开放式基金全年高速度发行,以及基金倡导的投资理念盘踞市场、基金重仓股占尽风光,都给这两年的行情打上了鲜明的烙印。但是2004年到2005年,开放式基金业逐渐走下坡路,受到了市场的各种质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新陈代谢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是很重要的,对于基金来说,同样应该具有退出通道,这本来是题中应有之意。如果“死”去一二只基金,就能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效果,使这个行业更加具有生命力,那么如香港市场一样出现基金清盘,则是一种进步。

  根据笔者对这个行业的了解,眼下使一两只基金按照市场自身的选择去清盘是非常不容易的,而长期在“生死线”上游荡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为什么呢?凭基金本身的背景和基金经理、基金公司高管的能量,维持个把亿的规模,很可能是不成问题的。但这也不由得不让人怀疑,目前是不是有基金正是凭着这种“能量”在硬撑着?

  这些年来,基金在一个封闭的食物圈内长大,在这个熊市循环的食物圈内,个人投资者有很多亏损累累,民间机构这系那系分崩离析,昔日的主力部队券商一批批倒下,基金能够独善其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过,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似乎不是基金本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金独享的丰厚政策营养。

  在这个本来应该是市场自身说了算的市场里,基金还是走出“襁褓”吧。就算清盘一二只基金,总体上来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