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一季度新增贷款将超万亿 债市流动性面临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05:4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2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存款保持快速增加,贷款也继续同比多增。分析人士认为,在宽裕的流动性下,银行放贷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来看,1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万亿元悬念不大,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许会受到影响。

  储蓄两个月猛增1万亿

  在去年12月,居民储蓄达到14.1万亿元,引起了各方对中国高储蓄率的关注。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居民储蓄再次突破了15万亿元大关。而2005年全年储蓄存款增长不到2万亿元,储蓄增长势头之猛出人意料。

  根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口平均年龄33岁,正是具有高收入水平和高储蓄动机的年龄段。另外从2000年至今,居民储蓄倾向明显提高,储蓄增长开始大幅高于收入增长,目前二者增速相差已达10个百分点。中长期内,储蓄高增长在中国具有刚性。专家指出,46%的高储蓄率“灼伤”了中国的银行。

  存贷差成为银行“心中的痛”

  巨额存款令银行背上了沉重的资金运用负担。2月M2同比增长18.8%,虽有减缓,但仍远高于央行年初目标,流动性宽裕的状况依旧。另外,2月份人民币存贷差9.67万亿元,是去年以来的最高值;新增存贷差4800亿元,是2004年7月以来的最高值。巨大的存贷差背后是银行正面临的资金运用困境。

  去年银行不得不加大债券市场的投资比例,然而,目前债券市场收益率已跌至历史低点,很难弥补银行资金成本。以建行为例,根据申银万国测算,其赴港上市前资金成本在1.27%-1.31%之间,目前运营成本大约是2.5%-2.6%之间。而目前债券市场一年期央票利率不到2%,刚发行的七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不过2.51%,债券的低收益率对银行已缺乏吸引力。

  信贷关正被“突破”

  债券市场已经无法满足银行资金配置需求,于是收拢已久的信贷大门又被巨额资金冲开。

  1月份新增贷款曾创出5658亿元的天量,是四年以来的最高值;2月份新增贷款继续同比多增,当月增长1491亿元。1、2两个月新增贷款已达7100亿元。农业银行分析人士胡艳指出,根据连续三年的数据,3月份新增信贷额从未低于3500亿元。因此,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很可能突破1万亿大关,占全年计划的40%。

  近几年来,一季度贷款从未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这可能和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后信贷约束放松有关。除农业银行,其余三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已超过8%。另外,银行不良资产率目前得到极大改善,两年里工、中、建三行分别下降4.43%、5.3%和3.91%。

  随着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步伐加快,银行急于提高盈利能力。在债券投资失去吸引力、股票投资无门、信用产品未成规模的背景下,信贷可能是最大的突破口。

  静待央行决策

  固定资产数据也在昨日出炉。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虽然不是去年来的最高值,但仍然比较高,投资过热的迹象并未改变。这与周小川行长前期提示的警惕投资反弹相吻合。

  投资过热与信贷增长叠加,将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很可能令产能过剩的局面持续并加剧。有了2003年的教训以后,央行不会放任信贷过度膨胀,可能会采取窗口指导或者收紧银根的措施。

  但是,目前预测央行的政策动向可能尚早,应进一步观察3月份的数据。胡艳指出,本月信贷总量增长虽快,但结构比较合理。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大于长期贷款,个人中长期消费信贷甚至下降。不能据此做出信贷将过度膨胀的推论。

  总之,1、2月份的数据透露出,银行在资金运用压力下开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央行也有加快回笼货币的可能,这两个因素对债市流动性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