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对投资亏损道过歉 基金业需要一个反省过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4日 0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王群航 2005年,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状况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中。 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业绩。由于基础市场行情不好,很多基金的净值都难有好脸色,尤其是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大多数都是亏损的。第二,发行。
基金行业的发展已经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基金界自身也有许多需要深刻反省的地方。 对于基金投资运作的亏损,基金公司从来都没有道歉过。因为各个基金公司一直都有风险提示,要求持有人“风险自担”。而且,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会说,开放式基金的制度很好,投资人不满意的话可以赎回基金。 投资有风险是市场中的常识,投资人都知道。但是,鉴于基金管理人如此坦然地面对亏损,且自己理所当然地提取着高额的管理费收入,不断遭受伤害和亏损的“基民”实在难以承受。 截至11月底,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运作时间刚好够3个月,但净值已经下跌了3.51%;交银施罗德精选运作了两个月,净值仅损失了0.19%,绩效表现虽然相对较好,但也是亏损的。目前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有16只,两只银行系基金的持有人共计有25.94万人,而另14只股票型基金的持有人合计为8.9万人。银行系基金的入市让更多的投资人陷入了当前亏损的痛苦境地。 想当初,银行系基金在发行的时候,典型的宣传口号之一就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大股东有着良好的市场信誉。但银行的信誉主要是对银行的储户,银行的信誉是对具有法律效用的银行存单的信誉,因此保证本金安全和如数支付利息也是一种遵纪守法的行为。按照市场规则,投资人购买基金后要风险自担。因此,银行系基金在宣传时暗示凭借大股东的信誉就可以有良好的盈利预期,将大股东的信誉同子公司的理财能力简单地划上了等号。 看过基金公司宣传材料的人,几乎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基金是适合长期投资的工具。这句话对于投资人来说未必合适。 股票市场自2001年夏天至今已经连续下跌了四年多,但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已经发展到了104只,占市场现有159只基金的比例为65.41%。这四年来,有很多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都是负值。但是,想当初,几乎所有的基金在发行时都表示看好证券市场的未来。 基础市场的行情是有波动的,基金的净值也是有波动的。随着基础市场行情的波动,很多基金的净值上升之后又跌回原位,甚至更低,已经是业内司空见惯的事情了。因此,基金公司单纯地宣传绝对化的长期投资,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管理费收入,从来不对基础市场的未来做风险提示,从来只做持续营销,不做主动性的赎回建议或提示,没有真正全面公正地做到维护持有人的利益。对此,基金行业要进行认真反思。 (本版作者均为本报特约撰稿人,文章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