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基金多数亏损 低风险产品千呼万唤难出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 22:1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王群航 2005年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结束,在回顾2005年对于开放式基金的投资历程时,广大基民的心中十分难受。 参看下表,以截止到11月11日的数据为准,我们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一,就已经披露净值的全部开放式基金来看,今年以来投资没有亏损的基金为81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52.49%;今年以来投资有亏损的基金为72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47.06%。这第一份统计数据的初步结论是:有过半数的基金为“饥民”创造了收益。
第二,如果剔除了风险极低的货币市场基金之后,统计数据展示的又是另外一个景象:今年以来投资没有亏损的基金为57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44.19%;今年以来投资有亏损的基金为72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55.81%。这组数据给我们的结论是:在有风险的基金品种当中,有亏损的基金占有较多的数量。 第三,我们不妨将表中1至4类的基金称为“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投资没有亏损的基金为33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32.04%;今年以来投资有亏损的基金为70只,占全体基金总数的比例为67.96%。这就是说,在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品种当中,大多数的基金是亏损的。 第四,我们专对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再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分析。(1)今年以来成立并已经公布净值的基金为44只,投资运作后有亏损和无亏损的基金各为22只。(2)如果按照上述风险分类的方式,将今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分为“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和“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两类,看到的将是另外一种触目惊心的景象。 “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共有28只,其中没有亏损的基金仅为8只,占此类基金的比例为28.57%;有亏损的基金为20只,占此类基金的比例为71.34%。这个统计只是以基金的数量来看的,如果以投资者的数量来看就会更加让人瞠目结舌,因为已经成立的两只规模巨大的银行系基金都是亏损的,且每只基金理论上都套牢很多基民。(3)“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有16只,其中没有亏损的基金为14只,占此类基金的比例为87.5%;有亏损的基金为2只,占此类基金的比例为12.5%。上述数据说明,“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绩效情况较好。 第五,就2005年以前成立的基金来看,亏损数量最多的基金类别是偏股型基金,亏损的基金有29只,没有亏损的基金为16只;2005年成立的新基金中,绩效最差的基金类别是股票型基金,新成立的基金有13只,有12只基金是亏损的,更为令人叹气的是,有些新基金,尤其是前期高调登场的银行系基金,尚属于建仓期当中,股票投资仓位有限,但其绩效情况就已经是满目疮痍了。 截止到本文写作的时间,市场上尚有6只基金处于发行状态之中,其中有5只基金是股票型基金,1只基金是偏股型基金。这就是说,目前正在发行的这些基金都属于今年以来绩效表现最差的基金类别。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有两个疑问。 第一问,问基金管理公司,你们的产品创新能力到底如何? 你们的投资管理能力到底如何?为什么你们新发行的产品套牢了那么多投资人?如果将亏损的原因归咎于市场,那么,各个相关基金管理公司是如何研发后市的?如果说当时看好后市,则表明各个相关基金管理公司的研究水平有限;如果当时不看好后市,而是长远看好后市,各个基金管理公司难免有误导投资人的嫌疑,让投资人耽误了很多的机会成本,而自己则先收取了大量的管理费。 第二问相关部门,在市场发展的导向方面、在新产品的审批方面是如何把关? 为什么那么多的“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产品蜂拥而出,而“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短债基金却千呼万唤难出来?为什么让“具有较高风险的基金”新产品迅速套牢了那么多的投资人,而不让“具有较低风险的基金”产品去给广大投资人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和场所? (作者任职于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