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申购和赎回是常态 股票质押融资能帮多大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7:03 证券时报 | |||||||||
□孙森林 据悉,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对基金公司开放股票质押,以便基金公司获得临时性资金,应对突发性份额赎回。一个月前,管理层允许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投资基金,半个月多前,管理层拟允许基金公司计提销售服务费。由此,不难感受到管理层对基金的切切爱护之意。
管理层或许有更多的打算。目前,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到加速阶段,这个时候,稳定市场的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但是股指偏偏不争气,在千点附近摇摆不定,不能让管理层放心。所以,此时对基金开放股票质押,稳定市场的目的很明显。 简单看来,基金可以在突发性巨额赎回时,通过股票质押获得资金,而不必通过抛售股票获得资金,从而避免股票价格大幅波动,达到了稳定市场的目的。特别是当某些大客户要求赎回时,基金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避免集中抛售股票,维护股价稳定。然而,实际操作起来,效果真会如此吗?对此,还要打一个问号。 实际上,开放式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是一个常态,日常中需要保持的现金比例基本是一个常数。这个道理与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是一样的。各只基金在资产配置时早已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因此会根据实际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资产。所谓的“突发的份额赎回”只是极端情况。而万一出现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风险,基金份额被大面积赎回,股票质押也无济无事。其实,需要通过股票质押来应对赎回的,只是极少数的开放式基金,对大多数开放式基金而言,很少需要通过股票质押来应对赎回要求。所以,开放基金股票质押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反观过去那些被大额赎回、规模不断缩水的开放式基金,都是一些业绩较差,回报较低的基金。如果这些基金不主动降低持股比例,而是用股票质押的方法应对赎回压力,等于把风险延后并进一步放大。如果一些业绩较好的基金,也用股票质押的方法应对赎回,降低持有现金的比例,提高资产配置中的股票比例,同样是放大了风险。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波动。 基金把持有的股票进行质押,实际上是一种信用交易,延长了风险链,把证券市场风险传递到了银行。所以在现行的基金管理办法中,明确禁止基金进行信用交易。现在的绝大多数开放式基金,其契约中也明确约定不进行信用交易,如果基金要进行股票质押,就必须先修改现行的基金管理办法和基金契约。 当前,基金最需要的是什么?显然不是股票质押。其实,基金真正需要的是两件事:一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透明度,二是增加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实惠。管理部门如果真想帮基金一把,不妨从这两个方面多下下功夫。 | |||||||||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