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玄机何在

2013年06月09日 17:46  作者:李昭琛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李昭琛[微博]

  李克强提“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或释放出货币政策至少不再放松的信号,政策或将支持各路金融机构抢食银行“放贷蛋糕”;IPO重启是必然的,同时股权质押融资将迎大发展,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出,优质券商迎长期利好。

  6月7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即IPO将要重启,在投资者看来,监管层似乎是要把又一批想把股市当提款机的公司放进来。

  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6月8日,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结算沪深分公司的安排,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将于6月24日在沪深交易所同步开通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经济数据,CPI同比涨幅2.1%低于市场预期涨幅,PPI同比下跌2.9%大于市场预期跌幅。

  这四条新闻看似关联不大,我们不妨天马行空地摘出下面一条逻辑线。

  一、想把“钱”赶进实业,好难!

  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需要钱的时候主要都是靠银行放贷,实业利用这些钱获得的经营利润大于贷款利息,就有利可图。而我国实际情况是大型国有企业有资源有渠道,容易从银行拿钱,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却不是一般的难,钱的泛滥和短缺就这么完美地并存。

  “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早已飙升,但官方利率仍然维持稳定。”这样一来,低息借钱高息放贷成了最赚钱的方式。所以上市公司中银行最赚钱(2013年4月10日图解上市公司第2期:疯狂的银行 搜刮A股公司一半利润),所以央企被诟病以利息补贴利润(2013年5月27日新闻:37家央企去年借贷三万亿 利润实为利息转移),所以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地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2013年5月31日新闻:上市公司理财产品需求井喷 半年滚动投入800亿)……

  只要这种非经营的低进高出的价格型利差始终存在,那么从钱就会源源不断地从银行系统流出去,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去干实业。这种赚钱模式的持续条件:一是价格水平必须越来越高,二是钱能源源不断地从银行系统流出来。这样一来,企业盯着价格做产量,下游消化水平跟不上就会堆起库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高增长。

  多少年来,反正经济一直是超过8%的高增速的,央行[微博]对钱的调控也盯着价格水平(主要是CPI),价格高了收一收银根,我就少赚点儿;价格下来了松一松银根,我就多赚点儿。无论怎么调,都好难把这些钱赶去实体经济,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实业萎靡不振甚至崩溃。捂着眼睛挣钱吧,别哪天自己成了最后一个接棒者。

  二、收紧银行造血 放开社会供血

  在上面这个背景下,高层可能就开始想了,那种赚钱模式别早晚成了“传说中的庞氏骗局”(2012年10月15日新闻:前中行董事长(现证监会主席)肖钢炮轰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于是可能就想办法切断上面的赚钱链条,也就是改变那种赚钱模式的持续条件:一是要把价格死死压住,这点从今天公布的CPI/PPI数据就能反映出;二是把银行的钱管住,不能再轻易地流出去。

  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可以预期,未来准备金率能不下调就不下调,公开市场也至少不会过于宽松,官方利率在本来就“名存实亡”的情况下至少也不会下调。最后,不放钱给经济输血,万一经济降下来怎么办?高层早就一直在打预防针:咱们可以容忍(2013年4月26日新闻: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解读: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

  钱不能再从银行系统大量流出去了,那经济对钱的需求怎么出?只能从已经流出去的钱里出,即是李克强总理表述的“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可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高层关注的将是怎么把社会货币存量激活。

  2011年起,央行开始提一个“社会融资规模”的监控指标,并渐渐取代“人民币贷款”与M2。从“人民币贷款”到“社会融资规模”,就是从货币增量到货币存量,简而言之,就是开始扶持银行系统之外的“经济供血者”。

  从证监会[微博]频频的创新动作来看,我国金融业已呈一种混业的趋势,即各种业务牌照在渐渐放开——说白了,就是各路金融机构开始可以抢食银行的“放贷蛋糕”了。在林林总总的创新业务里面,我们关注一条关于“股权质押融资试点”的创新(2013年6月8日新闻:股权质押回购将现真身 6月24日沪深同步开通)。

  三、IPO重启是必然的 股权质押融资或迎大发展

  不但要推出股权质押融资,还得要让它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

  你说你经营得好需要钱扩张规模了,别动不动就增发搞钱,同时政策也在管着银行不能任意放钱。政策支持你质押股权来借钱,谁接受你的质押谁去承担这种经营风险。市场及评级机构看好你,股价自然上涨,质押估值高融到的钱自然就多。等于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收窄至与二级市场股价挂钩,将风险与收益进行完全的市场化。

  从最新公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来看,以期通过新股发行定价改革约束一级市场价格,同时在限售条件上也为后续可用股权质押融资来制衡二级市场价格提供基础。问题的焦点在于,最终能否使股权质押融资渠道为市场各方所接受,真正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渠道。

  IPO重启是必然的,抵制IPO无异于赌徒帮庄家控制筹码。从更长远来看,当股票市场筹码相对于整个经济体的资金面不再稀缺,并出现大量优劣分化的时候,才是广大投资者用脚与庄家抗衡的时候。

  另一方面,需要做的就是使得大量中小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股权质押融资方式上来,以解决民营实业对资金的渴求。

  当然,以上都仅是从各种新闻中捕捉的一些导向性的蛛丝马迹,希望这些臆想能在不论多久的将来变成现实吧。另外可以预期,在政策的支持下,证券市场必将迎来大扩容,不止股权质押融资将蓬勃发展,其他金融创新业务也将不断涌出,对于优质券商来说,这是真正的长期利好。

  (本文作者介绍:曾用笔名汐烛生,新浪财经研究员。拥有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基金、交易等从业资格。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IPO股权质押李克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