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称银行理财产品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骗局”
羊城晚报讯 记者曾颂报道:“庞氏骗局”———这么重的词从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口里说出,别有震撼效果。上周五,肖钢在《中国日报》撰文讨论“影子银行”问题,指出银行业的财富管理(以理财产品为主)蕴含较大风险,尤其是“资金池”运作的产品,银行采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产品的兑付,本质上是“骗局”。
肖钢认为,当前老百姓普遍认为银行不会倒,买了理财产品,钱是可以拿回来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突然停止买入甚至赎回理财产品,就可能出现兑付问题,银行的声誉也将蒙羞”。
1 遮遮掩掩“资金池”
当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你多半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说明:“该产品所募集的资金有30%至50%投资于债券市场,10%投资于货币基金市场,40%至60%投资于债权类信托。”
真的如此吗?对于“资金池”类型的产品,这说明并不靠谱:投资者的钱全部汇集在一个“池子”里,由这个“池子”统一购买各类资产。由于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产品募资混在一起,谁也说不清你的钱投到了哪里。
巧妙之处是,银行不断发行短期限产品,使池子里总是“蓄”着一笔资金,可以投资回报更高的长期资产。当中的收益差额就成为银行的利润。甚至在投资无回报的情况下,只要不断有新的投资者加入,到期产品就能得到兑付。“这本质上是一种庞氏骗局。”中行董事长肖钢撰文表示。
为此,“资金池”模式广受诟病,银行业内亦讳言。肖钢称,如果投资者突然停止买入甚至提前赎回,“资金池”一下“抽干”,就可能出现兑付问题。
2 银监会曾要求严管
“资产池”产品多为超短期,原因是滚存的资金期限越短,资金成本越低。去年9月,银监会要求银行暂停发行投向“资金池”模式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要求实现单一产品单独核算,并要求实现更多的信息披露。
此后一年里,超短期产品发行量骤减,但规模却没有减下来———奥秘是“变身”。
普益财富报告显示,今年9月,76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251只个人理财产品,比8月减少274款。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普益研究员方瑞表示,主要原因是监管层叫停1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银行转而发行“开放式”产品。开放式产品多以7天或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到期不赎回则自动进入下一周期。
这样一来,超短期产品就变成“期限不固定”的产品,依然可以支持“资金池”的运作。
3 律师:银行有义务明确对账
业内人士指出,“资金池”产品除了“期限错配”,还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是单个产品的成本、风险无法核算,投资者并不了解所承担的风险有多少。甚至连产品兑付时获取的收益是来自投资收益还是银行内部的利益划转,都搞不清楚。
其次,“资金池”统一投资、统一收益,这收益如何在不同产品间分配?A产品投资者分得多、B产品投资者分得少,银行有操作的空间。
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认为,“资金池”很难认定为违法。“这个概念是银行自己造的,法律上没有”。
但他认为,银行有明确对账的义务。“投资者的钱进不进‘资金池’,不是问题;但如果事先承诺了投资的比例,银行必须定期向投资者披露”。
曾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