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香港的新股危机

2012年08月15日 11:01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连夺三年全球IPO集资冠军的香港,今年至今新股集资额跌到全球第四,甚至排在马来西亚之后。在环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IPO难觅投资者青睐,而港交所近一年来新股素质下滑,财务漏洞和营运危机频发,则令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削减。长远来看,“北水”内地赴港上市企业正在剧减,香港市场亟须调整思路。

  连夺三年全球IPO(首次公开募股)冠军的香港,表现一落千丈。今年至今新股集资额排名跌到全球第四,到上月底一共仅有44宗新股共集资432亿港元,甚至排在马来西亚之后,集资额同比大跌78%。如果单计上半年新股集资额,香港更比去年下跌84%。

  去年以来,赴港上市的新股纷纷中途叫停,今年上半年仅有海通证券H股(06837-HK)一家成功集资超过百亿港元。其它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的人保集团、光大银行三一重工、格拉夫珠宝等较大型新股,都曾先后路演测试市场反应,但在市况波动下基础投资者不足,无奈延后集资。

  全球新股“水源紧缺”

  一家自去年一直传出要在港裁员10%的某外资投资银行人士苏先生坦言:“今年已经基本没有花红了,如果明年更差根本就不用裁员,忙一年没有花红就跑掉一大批了。”他所在的投行自去年起在香港IPO市场上就鲜有斩获,参与运作的大型新股又频频延后,“现在只能看看今年9月份后有没有一点上市窗口了。”

  环球经济不景气,港股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大跌至每天仅400-500亿港元,当年市况畅旺时有过千名交易员的港交所大堂,7月底时的交易员仅为76人,几乎是历来最少。这样冷清的气氛自然是新股难以成行的主要背景。

  计划上市的新股集资额纷纷一缩再缩,去年三月计划集资50亿美元的光大银行[微博]H股,今年下半年卷土重来的预期集资额已降至14亿美元;另一新股三一重工[微博],上月将集资额缩水40%试图闯关,但依然铩羽而归。

  当然,在全球IPO市场上,香港并非斯人独憔悴,新股市场“缺水”已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今年二季度全球IPO集资总额,比去年同期新兴市场的IPO集资总额还要少,欧洲、中国尤其不复当年勇,沪深股市IPO集资额大跌四成。美国市场虽然靠着集资160亿美元的Facebook独领风骚,但Facebook甫上市股价便破发并不断下跌,而且此后一个多月都没有新IPO上台。

  然而,各国市场的景况仍各有分别,例如马来西亚就在不到一个月内,先后迎来亚洲最大医院营运商IHH、环球最大棕榈油生产商Felda成功上市,共集资约52.4亿美元,几乎相当于香港上半年的全部集资额。

  “基石”的难题

  许多赴港上市的新股在预路演后,因未得到足够的机构支持而“刹车”,部分新股则“不撞南墙不回头”,一直到招股程序完成,才宣布未能足额认购而退款。有业内人士感慨,过去一年半来,企业与机构之间关于定价的沟通都极为艰难。一方面企业上市多因缺乏资金,绝对不愿意“贱卖”,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在大环境下风险胃纳降低,同样是寸土不让

  “不要说那些基金了,连我都不会认购新股”,资深港股投资者邓先生说,“大把蓝筹股跌到谷底,PE(市盈率)低又素质好的成熟股票遍地任捡,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去认购前途难测的新股?”这样的心态正弥漫市场,即便在香港新股上市略微活跃的7月份,多数新股的“孖展”(以保证金贷款认购新股)额甚至不到其公开发售额的1%。

  打击香港IPO气氛的另一原因,则是被称为“大孖沙”(master)的本地富豪们,也越来越不愿作为IPO的基础投资者。过往在香港市场上,以郑裕彤等为代表的知名富豪们愿意护航的新股,往往会引发投资者群起跟风。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这类高净值投资者认购的IPO股份仅占2%,远低于过去占两成以上的比例。

  富豪们这样的表现自然也事出有因——作为基础投资者他们虽然在认购时可以享受“打折价”,但也都要遵守禁售期。然而今年至今超过70%的IPO低于招股价,绝大部分股价走势差过恒生指数,一旦股价一跌不起,富豪基础投资者不但要亏钱,还在投资市场上输了名声,可谓后患无穷。

  “问题新股”阴影重重

  香港新股市场上笼罩的另一个沉重阴影,是新股的素质越来越受到质疑。

  两个月前,香港出现历史上首宗问题新股退款,上市仅三个月便停牌超过两年的洪良国际(00946-HK),被证监会[微博]揭发招股书载有虚假误导性资料,勒令向投资者退回10亿港元IPO筹款。洪良国际的保荐人兆丰资本更受到了历来最严厉惩罚,被罚款4200万港元并撤销牌照。

  过去1年半来,像是与席卷海外市场的中概股风波“一唱一和”,在港上市不久便传出有账目问题、会计师对业绩“持保留意见”、甚至被监管机构调查、长期停牌的新股累计超过10只;知名度较高的如博士蛙(01698-HK)、岁宝百货(00312-HK)、福和(00923-HK)等。香港证监会资料显示,截至3月底的过去一年,港交所接获的191宗上市申请中,有88%(168宗)需要证监“给予意见”,更有9宗涉及“重大或严重资料缺失”。

  新股素质转差,究其根底,要回到新股市场风光无限的前两年。香港证监会首席财务总监温志遥对此表示,原因主要是“有些新股保荐人没有达到合法、合理的期望”,他认为尤其在2009、2010香港新股潮期间,部分投资银行承接了过多项目,为客户做尽职调查时敷衍了事,没有达到应有标准。在此情况下,香港证监会推出了保荐人监管的新规定的咨询,拟让失职的保荐人负上刑责。

  然而改革的阻力极大,多数投资银行对此异常抵触,并计划组律师团展开抗辩。一位曾成功保荐多家企业上市的中资券商负责人坦言:“对于保荐人筹备上市过程中的工作,在合法和犯法之间一向有一大片灰色地带,根本难以界定。如果企业出事才要保荐人负刑责,这样的定罪有很大的偶然性。”

  许多投行人士则抱怨,在目前推动企业上市已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对保荐人行为这样严加规范,上市费用至少翻一倍,几乎等同于“赶客”。

  IPO资源渐枯竭

  然而,对于香港新股市场影响更为深远的因素,是IPO的主要源泉——内地大型国企,正在渐趋枯竭。

  在今年上半年香港市场的新股中,仍有80%是内地企业,然而过去数年来大型国企赴港上市已数目渐少,像工商银行H股(01398-HK)、农业银行H股(01288-HK)这样的千亿巨型新股更是难觅踪迹。有投行人士指出,过去数年内地火速推动各行业的龙头来港上市潮已步入尾声,目前除了有可能政企“分家”的铁路部资产仍未上市外,大型新股资源已所剩无几。

  普华永道合伙人陈朝光建议,未来香港应当集中争取集资额100亿至500亿港元的中型新股上市,如内地地区性的“龙头企业”。例如6月份上市的华东地区最大水电公司华电福新(00816-HK)及江苏省水泥及熟料生产商东吴水泥(00695-HK)等,无论首日挂牌还是累计升幅均相当理想。

  近两年来,港交所越来越频繁地远赴海外路演,希望能吸引境外企业来港上市,Prada(01913-HK)、新秀丽(01910-HK)的上市让市场人士看到了新的涓涓“活水”。正如港交所所做的,香港投行人士未来也或许会远赴海外发掘更多潜在IPO资源。当然这并不那么容易,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多数拟上市企业在本地也早有投行团队,上市决策更取决于公司自身以及原本团队的建议。

  无论如何,大型新股资源渐趋匮乏,已经是全球性的趋势,新股质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于数量。交通银行(香港)环球金融及市场部经济策略师何文俊指出,美国二十年来上市公司数目占比大跌,但市值占比仅微跌,原因是上市企业规模与价值快速提升,足以弥补企业数目失地。

  被香港占据了三年的“新股集资王”头衔,最终只是一时风光,以国际金融中心自诩的香港,如何让赴港上市的企业质量精益求精,不断做大做强,或许才是在未来全球金融中心争霸战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关键。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