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事:香港高考状元九成报商科

2012年07月11日 09:50  作者:彭琳  (0)+1

  文/彭琳 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香港今年17名高考6A、5A“状元”中,15人挤向最热门的商科,更有一半人都选择“投行敲门砖”环球商业管理专业,单一和功利的价值观引发社会舆论批评。把大学当做职业培训,是不是在这个严酷的全球竞争时代,年轻人最明智的选择?

香港今年17个状元中竟有15人报了工商管理专业,更有一半报的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环球商业管理香港今年17个状元中竟有15人报了工商管理专业,更有一半报的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环球商业管理

  今年是32年来香港高考(高级程度会考)的终结年,此前通过会考和高考两次考试筛选学生进入高校的体制,将被一次考试即“中学文凭考试”所取代。今年高考共诞生了17名考得“6A”及“5A”成绩的“状元”。虽然香港没有内地的“炒状元”习惯,但他们的选校志愿仍然很快成为本地FACEBOOK上热帖。

  原因之一是17个状元中竟有15人报了工商管理专业,更有一半报的都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环球商业管理(BBA Global Business)—— 一个被比喻为投行敲门砖的专业,另外两人报读法律与数学,人文学科则无一人报读。他们的志愿曝光后很快引来本地舆论纷纷批评,惊叹高考状元们价值观竟然如此单一和功利。

  其实,高考状元们的志愿可谓香港高校招生的一个缩影,考生集中挤向“热门专业”的情况一贯相当严重。考评机构的统计显示,香港大学联招的25个志愿方向中,有5大专业连续数年来几乎仅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精算、环球商业管理、医学药剂、法律以及牙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艺术、哲学、文学、理学、电脑等专业则排在末尾,录取的对象平均都是第四及以下志愿的考生。

  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在最后一刻“审时度势”修改了自己的志愿。刚从香港科技大学环球商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Kate原本是一位理科生,从中四至中六都没有接触过商科(香港高中阶段分为文、理、商科)。但她坦言,在香港该专业出路比较广,于是成绩优异的自己最后决定弃理从商,并通过“拔尖计划”(提前一年优先录取,免参加高考)进入该专业。

  Kate现在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庆幸,因为班里每个学生都能保证获得海外高校交流机会,而且暑假安排进各大银行实习,对未来就业极有帮助。

  如果细看香港大学联招的25个课程志愿,可以发现最受欢迎的医科、法律、商科以及建筑测量等占据了录取最高志愿学生的前10位,而文史哲、理科、社会科学、艺术、应用科学这几个在多数地区都被视为的主要门类的学科,则近占据5个志愿,同属最为冷门的专业。

  这种情况在全世界的高等教育领域并不普遍。例如美国大学基本不设法律和医学的本科课程,常春藤名校也多数没有商科本科课程。即便是香港高等教育模仿得最多的英国,名牌大学中也很多不设本科商科课程,或是近几年才设有商科,相反文科、理科和社会科学,则占据众多科系;中国内地高校的学科设置情况,也与此更加接近。

  香港高等教育特殊之处,其实深深烙刻着英国殖民时期“精英教育”的印记。当年英国殖民者在港推行促使本地学生认同英国文化的教育模式,以期将华人精英培养成为“亲英传教士”,借以巩固英国的统治。在这一体制中,逐步诞生了一批毕业于政府官校和教会学校的,拥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本地精英阶层。

  由于殖民地时代华人跻身上流社会的途径非常狭窄,华人精英大多沿着服务性专业人士的途径奋斗,成为医生、律师、教师、建筑师、工程师、会计师、公司管理人员等。随着时代发展,港英政府也渐渐开始从这些人之中吸纳人才,进入协助香港总督进行行政决策的“行政局”(现在行政会议的前身)等机构,这些人不少后来都成为高级官员及政坛名流。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香港从富豪家族到平头百姓几乎都以将子女培养为“专业人士”作为教育目标。如实业家霍英东的家族,除了长房继承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外,二、三房子女均被要求向法律、会计等专业人士方向发展。曾经是贫苦小贩家庭孩子的黄仁龙,则由于成绩优异获奖学金赴剑桥修读法律,随后成为香港资深大律师并最终获选为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长。

  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来,香港的商业社会发展迅速,金融、地产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崭露头角。汇丰银行的首位华人执董郑海泉,担任了立法局议员、中央政策组成员等重要公职,后来加入行政会议。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梁锦松,摇身一变即成为掌管经济命脉的特区政府财政司长。测量师出身的梁振英,则在担任行政会议召集人多年后,获选为香港第四届特区行政长官。

  专业人士高薪厚职与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早已成为这个城市默认的价值观,进入了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潜意识。在它们面前,高等教育“开阔眼界”、“构建价值观”、“培养批判思考”等等宏大理念似乎过于空洞苍白。

  丈夫是货车司机,自己零散打工的李太太家境并不富裕,而两夫妻节衣缩食培养的一对子女,学业也并不出色,在高考中没有取得足以进入两夫妻“理想专业”的分数。他们目前计划卖掉房产,将两个孩子送到英国分别修读法律和医学。“毕竟孩子的未来比什么都重要”,李太太自豪中带着一丝悲壮。

  然而,过于偏重专业性和实用性的高等教育现状,正在给这个高度发达的城市的未来持续发展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

  单一的产业结构带来畸形的就业环境,让大学毕业生挤向少数产业,这又反过来令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最突出的例子是,在全球多数地区都发展得欣欣向荣的信息科技产业,却在本地学生心目中备受冷遇。在媒体进行的“前景良好行业榜”调查中,只有2.2%的学生将IT行业列入其中。而在今年的大学联招中,仅有不足10%的学生将IT列入他们前三个志愿。

  然而根据近期产业调查机构对全港IT公司的调查结果,超过80%的公司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增聘人手,50%打算提升IT员工薪酬,40%的公司坦言,他们正面对IT人才短缺问题。

  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发表的年报中指出,一个地区金融业过于蓬勃,可能抢去其它行业所需的人才,导致整体生产力的下降,而对于依赖研究人员的行业电脑业来说影响尤其严重。报告引述统计结果称,在一个金融过于发达的地方,这些行业的增长会比行业平均水平每年低2至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业步入动荡,金融机构大幅萎缩,一波接一波的裁员潮令香港金融业人员开始显现过剩情况。今年上半年汇丰银行在香港的突击大裁员在本地引起轩然大波,其员工中不断传出的精神压力过大、发起罢工、示威抗议、工会与管理层对立等事件,屡屡成为财经新闻头条。

  “这两年在香港找工作很难”,两位本地商科去年的毕业生小杨和小刘对笔者表示,他们分别手握中大及港大的优异成绩和文凭,在多月辛苦的找工作历程后,一个离港最终工作,另外一人则仅进入一家小型银行的研究部门。众多分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业即将告别盲目扩张,进入改革时期。2000年前后全球信息技术泡沫爆炸后,各地大批冗员涌现的情况,或可成为如今金融从业人员的前车之鉴。

  对于香港的高校本身,优秀学生们不愿在基础学科向上深造也为其研究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目前香港高校的研究项目普遍依赖外来研究生的支持,在香港主要高校中,研究生和博士生中内地学生比例普遍超过50%,某些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院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内地学生学者的比例更可以高达80%。

  然而,香港作为内地移民的主要目标地之一,最终极少内地高级人才真正长期留在研究领域。绝大多数内地赴港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也很快“入乡随俗”,毕业后随即转行进入更容易谋生的银行、会计、保险等领域。

  “大学生毕业生,包括很多理工科毕业生都热衷于金融业工作,既是对人才的浪费,也凸显了其它行业发展机会缺乏的无奈”,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仁良认为,政府须更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兴创新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和推动科技发展,“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事实上,新一届特区政府也已被迫正视这一问题,并正在筹备成立“信息科技局”,推出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等。

  此外,对于这些精明的90后高材生,产业转型是过于遥远和模糊的概念,更没有人会去仔细研究高盛大摩的年度业绩,再重新衡量自己的高考志愿。青年人心中根深蒂固、将大学当做职业培训学校和高薪“敲门砖”的观念,根植于家庭的耳濡目染和自幼受到的各方教诲。要解开香港教育的特殊症结,让“个人志趣才是职业成功起点”这个简单的道理深入人心,还需要香港社会从教育模式本身的转型做起。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