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机会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5:59 《现代广告》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上海永远都是一个机会之城,吸引了无数人来实现梦想,也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

  陈彼得

  上海冠名为“机会之城”来源于事实。它一直处于中国发展的前沿。在十九世纪末期,许多中国和亚洲城市并未充分发展的前提下,上海已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街灯,自来水,电话,公交车辆,交通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城市。

  当然,上海人并未由此而停步,一代代的发展使得该城市拥有更多的先进科技,而且其中的很多在当时阶段位列第一。发展至今,上海的成就又包括成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旅馆,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以及即将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楼宇(当浦东的世界金融中心建成开放后)的城市。

  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商贸发展,并由此为城市带来更多利益。从历史上来看,上海是第一个包容所有现代事物的城市,也是日后为本地和外籍人士来此工作、生活创造机会的城市。上海向来是一个建筑家、工程师、律师、金融家、企业家的聚集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持续吸引这些人士前来。由于上海广纳百业,随之而来的经济发展潜力也将为这个城市的茁壮成长提供更多契机。上海现今是很多世界性会议、经济活动和体育盛事的主办地,这些都提升了上海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有太多的盛事值得一提,而相对所有大项目而言,值得一提的一大“重中之重”就是即将在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

  那么,上海将如何保持其“机会之城”的称号,它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上海成为亚洲金融之都的梦想将为此创造新一轮的机会。在世界金融组织人士的议论中,关于上海还是香港成为金融中心之争已十分普遍。因为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已使它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者。但在我们讨论这两个城市的竞争前,我们需要说明为什么成为一个金融中心能使上海保有其“机会之城”的地位。

  在任何城市或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发展都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银行和金融组织正越来越强化其在所有产业中商业单位的角色,以争取企业能提供的最多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机构希望参与到任何投资回报高的产业中,如航空业,电讯业以及其他新兴的产业和技术。而银行会在拥有众多本地和国际人才,稳健的经济指标、繁荣的建筑、运输业(笔者认为,建筑和运输业是看经济好坏的理想指标),拥有先进的信息科技网络和持续增长的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人士的城市和国家中良好发展。

  毫无疑问,所有在上海发生的大事源自金融和货币,它们源自上海,延伸至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所有楼宇建筑、机场、港口、铁路、会议中心和体育场馆的投资都是对上海未来的投资;同时,这些投资也赋予个人希望和机会:楼宇的建造必须有工程师,质检员和建筑师;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需要广告商推广其产品和服务;本地公司的并购需要会计师和律师的参与;本地的发展需要商人创造机会(诸如沃尔玛在上海的扩张使得本地居民享有与美国阿肯色州居民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商人和公司需要市场研究者提供对中国消费者的洞察结果。

  总而言之,上海是一个曾是,现在仍是,将来还会是一座机会之城。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每一轮新发展都将为人们带来很多工作机会。

  极富经验的市场研究人士会发现很难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来定义上海人。如果要比较北京人、上海人、新德里人和孟买人,我们会怎么说?将新德里人与孟买人比较,我们发现新德里人更注重地位,也很有政治意识;而后者则更注重创业、经营,同时对生活有着“我能做到”的精神。

  我们能不能对北京和上海人也以此类推呢?因为孟买和上海十分类似,各行各业的人都来此谋生。两者都是各自国家的金融中心。那么我们能不能比较上海和香港呢?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同是中国人,都有着雄心壮志,都非常世故。上海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他乡人一旦在此生活较长的时间,就会融入上海的本地文化。如果我们采用这项假设的话,上海的一些发展,比如餐厅和酒吧对在上海长期居住的人很重要,而对初到上海的人则并不代表什么。这同样也能很好地定义两类不同人士的处世态度。前者会对零售、时尚、食品、饮料、

房地产和奢侈品更关注,而后者则不一定如此。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因为短短的一句话并不能代表居住在上海的数百万计的人士。但如果要对上海人的特性进行总结的话,最贴近的回答就是他或她生活在一个世界性大都市,拥有“我能做到”的精神;由于他们的需求实际,使得他们的选择很物质性,也很实际。

  所以,上海并不是中国之窗,它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出生在上海的人能享受其工作成果,而从其他省市来此工作、生活的居民可能对自己的生活更为谨慎,因为他们成长的地方相对而言比较困苦,他们来上海工作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改善其家庭的总体生活。

  缘何在上海投资的大多驱动因素已在上面提到。然而,我们仍尝试总结一些要点。总的来说,在上海投资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就是金融系统的发展,它能使所有其他职业和从业者保持发展动力。繁荣的银行系统能为重工业提供更多的资产折现以促进其发展;机场建设,公共交通运输和购物中心需要坚强的财力后盾;银行部门需要广告商协助推广其金融套餐和优惠;消费品公司需要广告公司来告知它们的品牌对上海的中国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通过归纳来看,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将推进上海的投资:更多的广告公司协助所服务的公司推广其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建筑公司来支撑制造业的发展;更多旅行社为持续增长的上海人境外游及外籍人士中国游提供服务;更多在食品和饮料上的投资以满足更多外籍人士和不烹调的中国年轻一代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