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研究 > 正文
 

存款新规不足惧 利率攀升反成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 14:01 中国证券报

  记者 王栋琳 北京报道

  最近货币基金市场上有两大动向引人关注:一是11月21日,证监会发布了通知,规定货币基金投资定期存款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30%。结合货币基金3季报看,该规定对货币市场基金的负面影响不大,甚至可能利好效应压过利空;二是央票利率正以每周10多个基点的速度大幅攀升,这一表面的利好,眼下反而增加了货币基金业绩下滑的可能。

  存款新规放宽限制

  10月下旬公布的

货币基金3季报数据显示,货币基金配置银行存款及备付金的比率明显上升,28只货币基金平均比例为26.2%,招商增值、长信利息收益等8家货币基金的配置比例均超过30%。但是,这其中包括了很大部分的清算备付金,如果扣除这部分资金,剩余存款中的定期存款量就大大减少了。

  业内人士称,即使是3季报中存款及备付金比例最高的招商增值货币基金(配置比例67.7%),扣除备付金后的定期存款比例也小于30%,并未触动此次存款新规中的上限。唯一可能“越界”的是长信利息收益货币基金,存款比例也仅为30.83%。因此,

证监会设定的限制短期内对货币基金的实际作用不大。

  另外,此次规定把原本属于货币基金投资范围的大额存单品种去掉了,也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对货币基金投资渠道收窄的担忧。但实际上,目前大额存单并未正式推出,证监会此举意在提前截断货币基金投资大额存单的途径,谈不上对货币基金有大的负面影响。

  而此次存款新规中却有一大亮点,就是货币基金存款银行范围扩大。原本货币基金存款行仅限制在十几家具有投资基金托管人资格的银行,新规定中却扩大到具有托管或者代销业务资格的银行。而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具有投资基金代销业务资格,货币基金存款行的限制实质上基本被取消。分析人士指出,这对货币基金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证监会这一规定的条款安排极具艺术性,巧妙的达到“明紧暗松”的目的。

  此外,此次证监会选择出台新规的时机绝佳。时逢央行票据利率大幅攀升,大部分货币基金都开始主动减少存款量,把资金配置到更高收益率的央票上。降低存款比例正是当前货币基金自身的要求。

  央票利率上升有忧

  从10月末央行行长提示利率风险开始,公开市场上央票发行收益率“水涨船高”,各品种以每周10个基点的幅度上涨,令市场人士颇感意外。本周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升至1.6467%,创下了半年来的新高;3月期央行票据升至1.4896%,回复3月初的水平;28天正回购利率涨至年内最高点1.29%。货币基金有近三分之一的资金配置在央行票据上,央票收益率快速反弹确实让货币基金经理们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然而就在当下,货币基金却高兴不起来。随着份额的快速增加,以及投资渠道的限制,二季度以来货币基金不得不倚重央票,尤其是较为“激进”的基金经理们,前期在货币市场利率低点买进了较多的央票,现在央票利率快速反弹,基金的浮动亏损已经逐渐体现出来。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央票利率的快速上行,以“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确定的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偏离度正加大,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负的偏离度超过0.5%的情况,这对货币基金的负面影响将十分严重。

  比起3季报公布时,现在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显著提高,目前已有11只货币基金高于2%,整体水平提高了5-10个基点。其中虽然有央票利率上行的因素,但分析人士指出,更多的是基金份额缩减,导致目前收益率上升。如果份额重新膨胀,单位净收益被摊薄还是无法避免的。

  目前的利率回升,为货币基金调整配置方向提供了机会。短期看来,存款限制对货币基金的影响有限;短期利率上行造成了浮动亏损的压力。但长期来看,货币市场利率底部抬升将会帮助货币基金4季报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