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央行加大回笼力度 货币供应目标暗含紧缩意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0:02 证券时报

  16%的计划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央行加大回笼力度,稳定并拉高货币市场利率货币供应目标暗含紧缩意味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 何康

  2006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日前在南昌召开,会议指出了2005年人民银行工作的主要成
绩,同时会议还部署了2006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会议指出,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2006年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继续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的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金融国际环境,维护我国利益等。

  供应目标暗含紧缩意味

  2005年,货币供应量变动主要呈现两个特点:第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逐月加快。11月末同比增长18.3%,高于年初15%的计划目标3.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年初出现较大下降,3月份以来缓慢回升,11月底同比增长12.7%,低于2004年底同比增速0.9个百分点,低于年初15%的计划目标2.3个百分点。另外,广义与狭义货币增长出现明显差异。M2与M1一改往年基本同步运动的特点,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差异,11月底,M2与M1同比增速差5.6个百分点,仍然维持在年内高位。一般认为,

人民币汇率低估,外汇占款增长较快是出现货币供应量增速差的主要原因。

  针对2006年M2增长16%,M1增长14%的计划目标,笔者认为,人民银行的计划目标是一个软目标,年底的实际增长情况很可能与年初的计划有一定差异,2004、2005年的情况就是如此。我们倾向于央行年初计划目标更多地是表达了央行对2006年金融运行的一种预期,由于16%的计划目标低于2005年11月底18.3%的增速2.3%个百分点,此目标的真正实现意味着央行将加大资金回笼力度,执行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有可能稳定并拉高货币市场利率。

  另外,M2与M1的增速差仅为2%,低于11月底5.6%的增速差3.6个百分点,由于M2与M1增速差主要由外汇占款的过快增长所导致,较低的年初计划目标意味着央行预期2006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将有所降低,外汇占款增速将有所放慢。

  贷款增长目标平稳

  截至2005年11月底,人民币贷款新增约2.2万亿,同比增长14.1%,考虑到12月份的季末和年末冲量的因素,预计2005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2.45万亿左右,基本达到年初2.5万亿元的计划目标。

  2005年,人民银行批准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2005年供发行短期融资券1427亿元,其中2005年底未到期余额为1415亿元。由于短期融资券期限较短,其与贷款具有替代性,加上短期融资券因素,2005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达到2.6万亿,实际上高于计划水平。

  从贷款的结构分析,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加强,以房贷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下降了约2000亿元,企业部门的贷款增长实际上高于预期,这也是央行一再表示信贷增长并不缓慢,从来不提“紧信贷”说法的原因之所在。

  按2005年年底19.6万亿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测算,新增2.5万亿人民币贷款约合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2.7%,低于11月底贷款同比增速约1.4个百分点,考虑到2006年短期融资券发行以及企业融资中期债券的推出,预计2006年底短期融资券以及其他类型企业直接融资债券品种净余额增长在2500亿左右,约占2005年底贷款余额的1.28%,正好可以弥补2006年贷款增速低于目前增速的差距。因此,我们认为,2006年人民币贷款新增2.5万亿的计划目标平稳,央行对贷款增长持中性的观点。

  汇率水平是关键因素

  外汇占款增长较快,人民币贷款增长相对于银行负债增长速度较慢,这是导致2005年M2增长较快以及M2与M1增速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如果外汇占款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在目前水平,央行想要将M2的同比增长控制在16%左右基本上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任务。

  笔者认为以下的链条是成立的:人民币汇率年内升值幅度在3%以内,净出口规模保持较高水平;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较快;M2增长较快,高于计划目标。

  该链条的关键在于

人民币升值幅度在3%以内,净出口规模保持较高水平的假设前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央行的操作来看,以上假设仍然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虽然在货币层面央行需要承接非常大的美元卖压,但是实体经济层面的分析表明,只有将人民币汇率控制在目前的相对低估的水平,才能促进过剩产能向国际市场的释放,降低就业市场的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

  综上,2006年货币供应量增长高于计划水平,M2与M1继续保持较大增速差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相机决策的可能性较大,刻意追求较低M2增长,加大自己回笼力度,拉高货币市场利率的可能性较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