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投机主导原油重拾升势 燃料油被原油牵着鼻子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09:56 证券时报

  中国国际期货 邓敏

  投机力量再次成为推动原油上涨的主要动力。市场上不乏利空的消息,比如美国的天气依然暖和,原油的库存仍然在继续增加等等,但市场还是找到了继续上涨的理由。这些借口来自于对新年需求增加的良好预期和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借力于投机力量的推动,原油价格逐步形成新的上升通道。

  国内燃料油期货在对本轮原油的上涨形成正确的预期后,近期价格开始裹步不前,表现出明显的弱势特征。造成国内燃料油价格近期弱于原油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内外燃料油现货压力的沉重,但后市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国内燃料油期货价格存在被动上涨的可能性。

  投机主导原油重拾升势

  最近原油市场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美国汽油期货的价格高于取暖油期货的价格,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由于冬季是取暖油消费的旺季,取暖油的需求变得旺盛,而汽油则因为寒冷的冬天消费减少。但是,由于暖冬的存在,今年美国的取暖油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飙升的情况。相反,汽油库存在今年达到了连续几年同期的低点,从而引发了市场对汽油需求能够满足的担忧。在这种担忧下,

汽油价格明显强于取暖油价格,也正是在这种担忧之下,原油价格开始止跌企稳,从此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投机炒作。

  新年伊始,原油市场充满了各种悬念,但投机资金已经开始狂赌原油价格今年将继续上涨。从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期货持仓中可以非常明显得看到这种迹象。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金的持仓自9月初以来一直保持着持有净空单的状态,并且净空单的数量在11月15日达到了最高值,为净空56168手。随后基金虽然继续保持着净空单的持仓状态,但总净空单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之中。进入2006年之后,WTI

原油期货的总持仓开始大幅增加,但基金的净空持仓却在不断减少,这充分说明了场外资金入市做多的风格取向。正是在投机力量的大力推动之下,原油价格开始节节攀升。

  引起投机力量强烈看好今年原油市场的依据,在于美国和

中国经济继续表现良好,而且长期看好原油价格的因素继续存在,比如OPEC的剩余产能依然不足,炼油产能继续不足等。但吸引基金入场的导火线则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刚进入新年之后,国外媒体就爆出美国欲攻打伊朗的传闻,接着伊朗总统做出强烈反映,而以色列的卷入则使问题更加复杂。就在此时,以色列总理沙龙身体严重不适引起人们对中东局势的猜想。美国、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极大的增加了世界对原油供应不稳定性的担忧,基金借此因素大力推高价格因此得手。

  就短期的市场状况而言,虽然基本面上仍存在利空的因素,并且市场即将面临消费淡季的到来,但在基金的投机力量占据主导的情况下,以及OPEC在1月31日的产量政策仍然不明确的时候,原油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燃料油现货压力沉重

  对燃料油现货而言,现货的压力将至少持续1个月的时间,这种现货的压力体现在两个市场上,一个是新加坡市场,另一个是黄埔现货市场。在新加坡市场上,套利船货在1月份仍将大量持续到达,到达的数量将达到280万吨,远高于月均170万吨的到货量。但在1、2季度并不是燃料油消费的旺季,因此,这些套利船货的到达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消化。在国内市场上,黄埔12月份的到货量达到了130万吨,为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同时预计1月份仍有将近150万吨的到货量。这些到货量完全超出了黄埔终端用户的消费量。随着农历春节的到来,燃料油消费明显萎缩。虽然终端用户有少量的备库行为,但这些采购量仍不足以支撑黄埔市场的消费。

  从基差的角度看,目前的基差大概为100元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基差值,这么高的基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燃料油期货价格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黄埔现货价格与上海燃料油期货活跃月份的基差维持在200元左右,在现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基差继续放大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后市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将不仅弱于原油期货,而且还将弱于黄埔现货市场的表现。

  虽然基本面不支持燃料油价格的上涨,但在石油市场的价格由原油价格主导的情况下,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上涨,则国内燃料油油期货仍将被动上涨,只是上涨的幅度将弱于原油。由于原油短期内仍有冲高的可能,因此,后市国内燃料油期货被动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