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要闻 > 正文
 

三大功能助短期融资券扩容 短券半年发行上千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0:53 证券时报

  短券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累计发行上千亿

  招商银行资金交易部 孙宇

  自2005年5月26日以来,在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下,企业短期融资券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累计发行上千亿。短期融资券能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
是它迎合了各方的需要,促进了多方的共赢,特别是有利于商业银行结构调整,为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战略平台。

  短期融资券三大功能

  首先,短期融资券具有很强的价格发现功能。当短券市场获得充分发展时,市场将会根据发行人的信用等级和发行规模,形成层次分明的收益率曲线。信用等级高的发行人支付较低的信用溢价,发行规模大的发行人支付较低的流动性溢价。对照社会公认的收益率曲线,商业银行可以对银行贷款进行合理的定价,并随时根据市场数据的变化对银行贷款逐日估值,以评估贷款组合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其次,短券丰富市场投资品种,分散商业银行风险。一个企业的贷款往往只有有限几家甚至一家银行持有,风险相当集中。短期融资券由于向社会公开发行,往往有众多投资者共同持有。一旦企业破产,由于风险相对分散,单个投资者(例如银行)往往最多只承担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之一的损失,不会出现伤筋动骨的情形。

  再次,持有短期融资券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调控。根据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标准,表内的银行贷款要计入风险资产,占用银行的资本。但是,如果银行帮助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替代银行贷款,那么就能顺利地减少表内风险资产,达到控制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目的。在流动性较好的短期融资券市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买卖短期融资券,随时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预调和微调。

  收益率曲线尚不完整

  目前,短期融资券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存在制度缺陷。从已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来看,信用溢价和流动性溢价被严重扭曲,没有充分显现信用差异和流动性差异;短期融资券的期限集中在1年或1年以下,而长期融资券的缺失,使得收益率曲线不完整,对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定价和估值带来较大的制度性困难;由于市场分割严重,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往往出现同券不同价的情况,这对构建统一的社会供认的收益率曲线带来挑战。

  其次,银行间市场开放性程度不高。对照国际市场,我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较低,存在多重市场分割情况。根据统计资料,我国目前70%的债券存量由商业银行持有,而短期融资券至少有60%以上由商业银行持有,这客观上造成了绝大部分的风险仍然停留在商业银行体系内部,使得短期融资券仅仅发挥着近似于银团贷款的作用。一旦风险分散功能不能在银行体系外部自由地展开,那么就很难解决当前商业银行体系

不良资产风险过于集中的困局。

  另外,债券产品品种过于单一,对银行的资本调控和业务转型支持不足。在我国企业债市上,只有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这两种品种,而企业债券由于手续繁琐而逐渐被企业所淘汰。由于长期筹资渠道比较狭窄,企业倾向于利用短期融资券来解决长期资金占用,然而在不断套发短期融资券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贷款被迫充当过渡和搭桥的作用,对银行资本的占用不可避免地成为变数。

  市场有待断进一步深化

  在利率市场化和资本约束的环境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风险管理和资本调控提供了战略工具。当前首要任务是,推动短期融资券市场不断深化和广化,以更好地发挥其市场功能。

  首先,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短期融资券的扩容。从国内市场条件看,短期融资券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与国际市场相比,在准入和发行方式方面,市场化的气氛仍较为欠缺,显然对短期融资券的发展不利。

  其次,短期融资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此,我们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促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一是丰富金融创新品种,满足市场的融资与避险的需要;二是打通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壁垒,向更广泛的投资者开放银行间市场;三是进一步强化做市商制度,建立双边报价机制,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四是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委托

理财业务,做强做实商业银行的柜台交易系统,扩大银行间市场的社会覆盖面。

  最后,市场发展要坚持规范原则,提高中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随着短期融资券的快速发展,发行企业必然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然而,投资者可以接受预期风险,但不能忍受市场欺诈和内幕交易。因此,我们必须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要目标,加强主承销商、评级机构、

审计机构等中介服务的规范化操作,防范市场欺诈行为和内幕交易行为,提高中介服务的社会公信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