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六省金融学会齐聚江城 共议中部崛起战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1:06 金时网·金融时报

  自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如何抓住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中部各省经济工作的关注重点。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支持中部崛起,金融将承担重任。为此,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晋皖豫赣鄂湘六省金融学会日前在武汉共同主办“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六省人民银行分管金融研究的行领导、从事金融研究的人员,湖北省经委、发改委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齐聚江城,共同探讨中部崛起的金融支持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副行长马天禄主持了会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
长唐旭、金融时报社副总编魏革军出席研讨会并作演讲。

  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促进中部地区尽快崛起,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先行,在中部加快崛起的进程中,金融亦将承担重任。在近日本报与中国金融学会、晋皖豫赣鄂湘六省金融学会共同主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在客观分析中部六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金融支持中部崛起的具体思路与举措发表了真知灼见。

  杜迎伟

  构建合理的金融产业布局

  鉴于中部地区金融业的现状,要发挥金融业对中部经济增长的推动和先导作用,从金融发展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看,较为可行的路径选择就是:推行金融产业化。就是要把金融作为相对独立的支柱性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产业环境、完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之外,还要积极构建中部合理的金融产业布局。

  1、构建郑州金融中心。郑州作为全国GDP第五、中部第一,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金融机构较为完善,金融总量位居中部第一,并拥有郑州商品交易所等先天优势。郑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曾创造多项奇迹,金融创新名满天下,一度“郑州现象”享誉全国。因此,在中部金融产业区域布局中,应积极把郑州发展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承接、传递东部发达省市经济龙头的扩散效应,发挥对中西部经济的辐射力度,成为突起中部发展的金融平台。

  2、构建武汉金融中心。作为中部特大型城市的武汉历史上曾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可以说金融文化积淀厚重,金融业基础好。现在武汉也是中部地区惟一设有外资银行的城市,依托武汉现有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城市功能,如果国家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设立区域性银行乃至全国性总部,突出金融组织体系的先进性和国际性,大力引进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广泛接受国际辐射,并逐步建设各类形式的金融市场,武汉必能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重现昔日辉煌。

  3、以省会城市为依托,建设金融机构聚集区。在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省会城市,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不断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进驻、布局、设点,健全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功能,建设成为本省的金融机构聚集区,更便利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中部其他地市级城市构建完善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

  高小琼

  建立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

  从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来看,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将导致不同的金融状态和金融效率。发达地区的经验显示,一个地区要形成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不能过于强调政策优惠,而应着重在金融制度安排上下功夫。因此,江西等中部地区要加快金融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形成落后地区金融增长的内生机制。

  1、加快引进,构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要大力宣传中部地区金融市场后发潜力大的优势,对引进的金融机构实行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要广泛吸纳各类资本入股,扩张城市商业银行,改组城市信用社,做强农村信用社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要把握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建立多样性的金融投资机构。

  2、拓宽融资渠道,主动承接跨区域的融资辐射。在企业改组改制中要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参与本地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扩张;建立跨地区的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在客户营销方面,进行合作联动,包括建立资信互认制度,建立对中小企业的互相担保认证制度;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协作往来,实行跨区域的银团贷款形式,通过货币市场开展回购、拆借往来、贴现和转贴现业务,扩大融资规模;发展以金融服务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建立金融商务区,除了吸引金融机构进入,还要形成与之配套的会计、审计、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业,增强金融产业基础。

  3、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产融结合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选择,也是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要密切关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新动向、新特点,以及企业金融资本关连纽带,通过对引进产业的资本改造,以企业为依托建立财务公司、参股商业银行和投资基金,拓展产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大力提升银企关联度,不断探索产融结合的实现形式,以吸引更多沿海地区金融资本的流入。

  王小平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为了支持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促进中部崛起,山西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改善山西金融生态环境上。一是人民银行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借助政府的领导推动作用,构建整体联动的金融生态维护机制,树立金融支持也是招商引资的观念,有效发挥人民银行在改善和维护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征信管理工作,努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按照人民银行统一部署,实现山西省个人征信系统全国联网运行和企业征信新系统试运行。三是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今年人民银行在山西省推广应用了大额支付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和全国统一人民币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将大大提高支付结算管理能力。四是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水平,积极为山西省“七大优势产业、十大基地建设”引进外资提供方便。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应围绕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目标,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发挥货币政策的区域调控作用。一是继续加大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的信贷投入。围绕产业规划,积极支持传统产业新型化。二是认真贯彻山西省政府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支持省属35户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在优势企业中打造出一批规模、效益俱佳的全国著名企业。三是支持重大调产项目建设。四是支持优化结构调整。

  戴季宁

  注重金融协作与创新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区域经济是一种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非均衡性开放经济,它本身并不构成一种完整的生产体系。要有效完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仅靠其自身内部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循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必须借助区域之间的互补协作。各区域在利用本区域的资源和要素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补充和利用区外的资源和要素。

  1、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形成发展共识。为使金融中介的三大功能———动员储蓄、配置资源和便利交易得以顺利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有助于降低信息与交易成本。建议建立中部六省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渠道和内容,定期轮流举办金融论坛,共商中部崛起发展大计。

  2、加强总量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全国信贷总量可视为一个常数,总量政策的扩张或收缩将影响区域信贷供给的水平。对此,从省区的角度来说,要密切关注并准确判断宏观政策的走势,结合经济周期变化的规律,积极调整区域政策结构,延长经济增长期,努力减少总量政策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千方百计争取做大在总量“蛋糕”中的份额。这里的关键在于商业银行的深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评级体系,提高自主风险定价能力。同时在信贷政策上,应对支农再贷款以及能源等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实行差别利率政策。

  3、促进健全“造血”机制,增强中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首先,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中部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但农副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因此,建议国家增设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加大粮食主产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扶持中部粮食主产省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对农产品深加工和支农工业政策性贷款;适当提高农业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

  其次,引导和支持在中部长江流域及资源富集地区布局重化工业项目。中部地具有发展重化工业的良好条件,也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建议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国家新一轮的工业布局上,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价格的指导作用,引导和支持一批能源、原材料、化工等重化工业大项目集中布局到长江流域及资源富集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工业振兴和经济发展。

  再次,制定加快中部深度开放的促进政策。建议扩大中部对外开放领域,增加汽车、化工、IT等作为中部吸引外资的优势产业;适当放宽中部区域内对外开放决策权。

  王一兵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信用环境好、信用经济活跃的地区,容易成为资金流入的“洼地”,从而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对于资金稀缺、信用经济不够发达的中部省份来说,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信用经济发展,是实现自身崛起的重大战略和必经之路。

  1、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可以为中部地区跳出“塌陷困境”奠定良好和必要的文化底蕴。有学者研究认为:形成“中部塌陷”,除了产业惯性、体制惯性,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惯性的存在,导致中部地区构建新的发展优势的内在动力不足。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引入信用经济观念,重塑“诚实守信用”的社会氛围,引导社会主体,自觉接受市场经济的审视和洗礼,积极主动迎合市场规则,积累信用资本,参与市场运作,开发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逐步培养地区发展的内源力,避免“中部空洞化”风险的发生。

  2、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可以为中部地区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活力创造条件。企业生存和经济的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低成本高效益。中部地区长期受原有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影响,市场主体之间信息封闭、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共享,使交易双方为了获取对方或相关其他市场主体的必要信息付出的代价十分高昂,甚至是高投入零回报;同时由于没有建立失信惩戒机制,交易双方甚至是整个交易链,互相拖欠债务、逃废债务现象比比皆是,市场主体的额外交易成本更是大大增加。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增加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并通过相应机制,对失信者进行必要的惩罚包括联合制裁,能够大大降低交易风险成本,使区域经济活力得到快速增强。

  此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还可以为开发中部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营造良好信用环境,为探索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基础信息保障,为中部地区引进外部资金夯实诚信根基,为防范中部地区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乃至社会稳定打下基础。总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中部崛起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金融时报社驻湖北记者站江海生、吴海峰参与此次报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部崛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