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鹏华基金联合主办的第18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于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进行了主题演讲。
首先,他表示,经过过去若干年的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总量来看,现在整个债券市场的余额已经是接近100万亿,和GDP的比值大概是1:1的关系,从全球范围来看,规模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的第二大债券市场。从投资人和品种上来说,也较为丰富。从融资结构来看,债券市场已经发展为仅次于信贷市场,对于企业融资来说的第二大市场。
其次,他也表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若干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债的违约也较为突出,去年来看已经累计有160家企业、480支永续债发生了违约,涉及的金额达到3000亿元左右。尽管跟国际市场相比、跟信贷市场相比,数量较低,但是这种突如其来的的现象还是使市场产生了恐慌。到现在为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央行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证监会加大执法力度。市场情绪有所平缓,但估计风险还会持续延续,可能还会有一些企业发生违约。
同时,他认为,面临这种挑战,最重要的不是怎样让没有一家企业违约,而是在违约之后怎么办。他说,去年开始,相关部门大力推动违约处置机制的建设,从制度上补短板,从具体项目上一起探讨和研究,试图走出一些快捷方便,有利于企业恢复经营生产的处置机制。债券市场的发展如滚石上山,翻过一座大山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才能有更健康的债券市场。
展望未来,他表示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未来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会有更多资管机构通过资管行业惠及千家万户,进行理性的投资。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我想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话题,重点和各位汇报一下债券市场的有关情况。
刚才马所长提到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债券市场其实不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传统上债券市场更多的是面向大企业、成熟的企业,但实际上间接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一直说发展债券市场使得更多的大企业融资通过债券市场实现,能够把信贷市场的信贷资源腾出来,也为信贷市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创造条件。经过过去若干年的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首先从总量来看,现在整个债券市场的余额已经是接近100万亿,和我们GDP的比值大概是1:1的关系,如果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个规模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的第二大债券市场,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是有22万亿左右,这在全球也是第二大市场,因为原来的第二大债券市场是日本市场,日本更多的是国债,公司信用类债发展得比较慢,所以公司信用类债很早以前我们就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了。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现在各个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比较丰富,以银行间市场为例,机构投资者已经有3000多家,包含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资管行业的发展,其中有很多机构实际上是负责管理数以万计的资管产品,然后进入银行间市场投资债券。
从发起人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最初的财政部代表国家发行国债,后来有了开发信用金融机构国开行、农发行等等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后来就又有了这些年来地方政府通过债券市场发行一般责任债和专项债券,还有就是刚才说的公司信用类债,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通过债券进行融资。
从品种上来说,门类也是比较齐全,和发达市场相比基本上大的品种现在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比如对于企业来说,我们能够协助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短期融资券这样的工具,我们也有相对长期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这些年我们还有通过特殊条款的安排,能够用于普通企业权益的有序债,品种比较齐全。
我们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发达,银行间市场我们有外汇交易中心、清算所、国债公司作为后台提供服务,我们还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基础服务,技术上因为后发优势,我们在全球应该是比较领先的,保证了市场的高效安全运行。
再从直接融资来看,中间仍然少不了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等中介机构这些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监管协调正在不断提升,我们在2012年建立了部际协调机制,主要是人民银行、证监会、发改委三个部门定期研究相关的监管问题,使得规则更加一致,相互协同。
再从融资结构来看,债券市场已经发展为仅次于信贷市场,对于企业融资来说的第二大市场,社会融资规模当中,去年债券市场已经占到14%的地位,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股票市场,还有这些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标志性的事情就是最近几年全球最有名的的债券指数供应商,原来对资管投资方向有重要影响力,其中有两大已经把中国债券纳入了他们的指数产品当中,最后一家富时罗素也在密切跟踪关注中国的债券市场,可能很快也会将中国的债券品种纳入指数,纳入指数之后,相应地会有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来到中国投资债券,实际上是给在座的企业家提供融资。
刚才讲的是过去若干年里债券市场发展的成效,现在来看,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若干的问题和挑战。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能够新公路体系一样形成一张网,使得每一辆车任何一个口子上高速都能够到达任何一个地点。《证券法》修订以后,相应的债券市场的基本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监管协调也要进一步深化,衍生品的发展对于债券市场解决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发展决定了未来债券市场的发展深度,当然还有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眼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是信用债的违约,从2014年累计至今已有约160家企业、480支债券发生了违约,涉及金额3000亿元左右。但是这个数字和所有4500多家发债企业相比,实际上也不算太高。我们对160家企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试图寻找一些规律,为什么有的企业违约有的企业不违约?大致有几个共性:
违约企业在过去的投资和经营策略激进,盲目多元化扩张,过度运用杠杆经营,导致债务高企,资金周转陷入困难。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瑕疵,股权过度集中或缺乏实际控制权,容易出现大规模抛空、股权纷争等问题。
涉嫌财务造假,主要手段体现为通过关联交易抬高利润、虚构资产等方式美化和操纵财务报表,隐瞒真实经营情况。
对外担保和互保负担较重,贷款责任加剧流动性增长,风险沿着担保链双向成长。
当然,大的环境主要还是经济下行的压力相对持续,使得这种内生型的问题在环境下集中爆发。
对于过去初步发展的信用债券市场,过去是不违约,突然变得违约,尽管从数量上来说好像还是一个可控的范围,尤其是跟国际市场相比、跟信贷市场相比,实际上是比较低的,但是这种突如其来的,既是在预期内又是超出预期的现象还是使得市场产生了一些恐慌,这里尤其体现在前一段时间进入了很大的困难。今年上半年又是财务造假爆发,使得市场环境所有的报表都不敢看了,这是一个恐慌的情绪在蔓延。到现在为止采取了一些措施,央行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证监会加大执法力度,情绪有所平缓,但估计风险还会持续延续,可能还会有一些企业发生违约。
面对新的挑战,应该怎么看待违约?我们觉得适当的违约应该是一个正常现象,好比信贷市场,其实债券和贷款相比无非就是有一个相对标准化的合约,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而且可以转让交易。除此之外从信用风险的表现来说,其实和贷款信贷没什么两样,因为既然是企业发行债券、企业还本付息、企业经营还是面临很复杂的情况和位置,企业经营一旦产生困难必然会带来一些风险因素。我们觉得面临这种挑战,最重要的不是怎样让没有一家企业违约,而是在违约之后怎么办。
去年开始,相关部门大力推动违约处置机制的建设,从制度上补短板,从具体项目上一起探讨和研究,试图走出一些快捷方便,有利于企业恢复经营生产的处置机制。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就有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投资人会失去信心,规避债券市场,发行人也会失去信心,更多地向贷款市场回归,这个现象实际上也有所苗头。但我们相信如果处理得好,实际上债券市场的发展滚石上山,翻过一座大山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才能有更健康的债券市场。
这个过程当中发行人可能会变得更加理性,投资人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因为我们的债券市场毕竟还是以合格机构为主的市场,他们是有风险的识别能力和承担化解风险的力量,但是因为过去长时间不违约,大家略微放松了这方面,没有把专业能力激发调动起来,当然还存在一些内外机制的障碍,如果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再加上中介机构的能力,既要履行责任,也要尽职免责,市场的选择功能和配置功能会得到加强。
展望未来,我们对债券市场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这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债券市场进行投资,比如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会有更多资管机构通过资管行业惠及千家万户,进行理性的投资。最近我们也在设法推广,使得我们更多的地方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这些没有信用风险的债券能够更多地卖给居民家庭,对于缓解现在非法集资的压力,使得居民家庭有高于存款利率的合适的收益,但是又没有信用风险,适合于没有专业分析能力的状况,反过来又会使得更多的债券市场的资金腾出来投资于信用债市场。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企业年金、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也会带来大量的机构投资者资金,还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投资者来到中国市场投资,整个债券市场大概占到2.5%左右,和其它发达的经济体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随着开放进程的深化也会有大量的资金进入债券市场。
刚才我们提到4500家优质的大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实际上对债券市场的利用程度还是远远不足的。根据数据统计,这些企业平均有息负债还是贷款占到80%,债券只占20%,随着大家更加熟悉、市场更加发展,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会更多地使用债权融资。当然还有政府部门地方债的发展,资产支持率的发展也会推动债券市场有更大的发展。
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当中,我感觉对于企业家来说其实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可能是要更加重视司库队伍的培养建设,过去因为只有贷款可以选择,没有别的融资工具,这个时候我们有会计就够了,但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就是福利,反过来选择也会带来挑战,所以这个时候私库的建设变得极其重要。
债券市场的发行和持续过程当中还是一定要讲真话,我们接触过很多违约企业的企业家,他们也很无奈,我们不讲真话的话投资人就都跑了,结果就更加万劫不复了,但我们觉得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最终讲真话可能还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不断掩盖,最后掩盖不住的时候再来处理,基本上已经万劫不复,就很难恢复了。经营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我们及时地讲出来,实际上在机构投资者市场,通过债券机制的建设,我们可能就有机会和更多的办法帮助企业度过短期的困难。
以上是我在工作过程当中对债券市场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陶然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