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控股去年"炒"汇巨亏近8亿 长期前景堪忧

传音控股去年"炒"汇巨亏近8亿 长期前景堪忧
2019年08月21日 11:42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来源微信公众号:企观资本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音控股”)发行上市审核状态已由“中止”变更为“上市委会议通过”,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控股闯关科创板获得成功。

  传音控股是一家手机生产商,主要产品为TECNO、Itel和Infinix三大品牌手机,产品全部出口海外。招股书显示,2018年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的占比为48.7%,高居榜首。

  尽管传音控股目前在非洲市场上遥遥领先,但由于该公司采用低价竞争的策略,随着竞争对手的进入以及手机自产比例的提升,目前高毛利率水平很难维持,公司研发水平远远落后竞争对手,长期前景令人堪忧。此外,有消息称,传音控股去年增收不增利,可能是因为“炒”外汇而亏了8亿元,公司到底是在外汇投机,还是在套期保值,这一点仍有待商榷。

  高毛利率水平很难维持,长期前景令人堪忧

  传音控股的管理层绝大部分都来自波导公司,传音控股的实际控制人竺兆江此前是波导公司的海外市场负责人,传音控股的17名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成员中有15年曾经在波导公司工作过。

  传音控股继承了早期波导公司的“基因”和文化,例如两家公司都采用低价竞争策略,重视广告投入,重视线下渠道的建设,而对研发投入则相对忽视,以2016年至2018年的数据为例,传音控股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31%、2.99%和3.14%,在行业中处于偏低水平。

  2018年传音控股的研发投入仅有7.1亿元,不仅与苹果、三星和华为相差悬殊,也不到小米研发投入的四分之一。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也落后于除小米外的其他手机厂商。

  传音控股和小米都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招股书显示,2018年,传音控股的智能手机在的平均售价仅为454.38元,功能手机仅为65.95元,而据公开资料,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接近1000元,大约是传音控股的两倍。

  但令人吃惊的是,2018年传音控股的毛利率高达24.45%,远远高于小米的6.19%,这意味着传音手机一台功能机的制造成本只有50元人民币。

  传音控股的生产成本如此之低,主要原因在于其采取外包生产的模式,传音控股2018年销售超过1.2亿台,其中自产不到5000万台手机,其他产量全部外包给代工厂。由于中国的手机产业链非常成熟,而产业链上游的生产中心的利润率非常低,因此世界主要的品牌手机厂商都把生产环节外包给中国的代工厂,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生产成本。

  有质疑认为,传音控股的低价竞争模式与高毛利率并存的局面很难长期维持。传音控股在非洲的崛起依靠超低的价格打败三星、诺基亚等老牌厂商,但试想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在非洲市场上卖更便宜的功能机(这些厂商的产品毛利率更低),传音控股的市场份额很可能会被“蚕食”。

  2016年下半年,传音控股想把非洲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印度,但缺少了在非洲深耕十年的基础,加上国内华为、小米、OPPO和VIVO手机企业纷纷进军印度市场,传音控股的开拓之路并不顺利,整体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9.03%下降到6.72%。

  印度手机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招股书

  随着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手机厂商越来越重视对非洲市场的经营,未来传音控股“守住”目前的市场份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招股书显示,传音控股通过IPO融来的资金将用来在深圳、重庆和上海自建生产中心,替代部分外协产能,提高自产比例,也就是说传音控股准备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而产业链上游的生产中心的利润率非常低,一旦传音控股提高自产比例,势必增加主营业务成本,降低产品的毛利率,同时新建的厂房会增加摊销和折旧,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传音控股的净利率下滑将更加明显。

  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在市场渗透率提升期,一些企业(例如此前的波导公司)可以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取得暂时的领先,但当市场接近饱和并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产品的差异化和产品质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而产品的差异化和产品质量则依靠高额的研发投入,在这一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苹果和华为。

  目前传音控股的营业收入、利润、研发投入以及产品质量都远远落后这些手机厂商。全球的手机市场已经开始步入存量竞争的阶段,传音控股未来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华为、小米、OPPO进行“白刃战”,技术实力单薄的传音控股未来前景令人堪忧。

  2018年增收不增利,“炒”外汇巨亏8亿

  2018年,传音控股的营收增长了12.98%,然而归属股东的净利润却反而小幅下滑,为什么呢?原来传音控股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达到了3.28亿元,同时该公司2018年还存在4.76亿元的投资收益损失,以上两项损失相加超过8亿元,而2017年传音控股这两项不仅没有产生损失,而且还贡献了1445万元正收益。

  8亿元的外汇交易损失对于传音控股而言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传音控股在2018年的净资产只有39.22亿元,外汇交易损失占到净资产的四分之一。

  由于几乎全部收入都来自海外,收到全是外汇,因此传音控股进行大额外汇掉期交易规避汇率风险完全合情合理,但通常的套期保值策略会对冲外汇波动的风险,不会产生如此大的投资亏损,因此有理由怀疑传音控股是在“炒”外汇而发生巨额亏损。外界似乎有理由怀疑:传音控股所进行的外汇掉期交易,其性质到底是投机性质的炒汇,还是套期保值?这一点非常值得商榷,传音控股应该就此做出解释说明。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恒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3 成都燃气 603053 --
  • 12-02 当虹科技 688039 --
  • 11-28 邮储银行 601658 5.5
  • 11-27 江苏北人 688218 17.36
  • 11-27 佰仁医疗 688198 23.6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