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沸腾市场机构高喊股牛房牛可期 看四要点

3月金融数据沸腾市场机构高喊股牛房牛可期 看四要点
2019年04月12日 19:5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公募基金的下一个二十年,将围绕着养老、科创、智能投资等展开,对此,“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4月23日启幕,多位行业大咖齐聚共议未来,思辨如何更好的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夯实资产管理、支持科技创新!【详情

  好到目瞪口呆?3月金融数据沸腾市场,A股周末先行狂欢,机构高喊“股牛、房牛可期”,看四大要点

  来源:券商中国 

  原创: 孙璐璐 

  宽信用效果持续显现,新增信贷、社会融资等对经济增长具有前瞻性的数据都在全面回暖。

  4月12日,央行公布一季度金融数据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3月新增信贷、广义货币(M2)增速、社融增量等关键数据再次超预期,表明金融体系向实体“输血”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受远超预期的数据影响,金融市场也有快速反应,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短线拉升,截至券商中国发稿,涨近1%。每逢利好消息出台,A股惯有在周末朋友圈里“先行上涨”的惯例,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当前的拉升情况,这个周末也不会例外。

  此外,表现“抢眼”的还有10年国开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约3个基点,全天上涨约6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涨逾40点。

  “数据好到让人目瞪口呆”、“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股牛、房牛可期”,数据一经公布,市场沸腾了,乐观看多的声音渐涨。

  从历史经验看,一般新增信贷、M2增速和社融增速持续反弹后,往往预示着经济增速将会有所企稳,也因此,市场普遍预计,尽管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感受到了较大压力,但受各类稳增长政策托底,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企稳。

  除对经济增长有托底作用外,金融和社融数据持续回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则在于对资产价格的拉动,这从今年以来股市的强势反弹、各地楼市的蠢蠢欲动均可以看出资金的“躁动”。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一面是稳增长的首要目标下,需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维持宽信用;但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信贷社融持续超预期增长所带来的宏观杠杆率反弹,以及再次吹大金融资产泡沫。3月CPI重返“2时代”就令通胀问题再次回归舆论视野。

  随着一季度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公布完毕,不少分析指出,表现还算不错的数据背后,央行4月降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大为下降。毕竟习近平年初提出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尤其是在社融增速企稳后,防风险的政策权重也将有所加大。

  先看几组3月金融和社融关键数据:

  1、3月新增信贷1.69万亿元,同比多增5777亿元,此前预期为1.25万亿元左右。信贷除了总量改善,结构也优化,本月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中长期贷款都创下历年或近年3月增量的新高,各项数据的全面改善推动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

  2、3月社融增量2.86万亿元,此前预期1.85万亿元左右。季度角度看,一季度社融达8.18万亿,同比新增2.34万亿,其中信贷贡献超过一半的力量。非标融资呈现回暖趋势,3月同比多增超3350亿元。

  3、M2增速8.6%,较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创13个月新高;M1增速4.6%,较上月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创8个月新高,分析普遍认为,M1增速回升与3月居民消费和商品房销售回暖相关度较高,企业存款向居民存款持续转移趋势逐步逆转,3月企业存款同比多增7560亿元,显示企业流动性改善。

看点一: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近万亿,居民贷款高增长值得警惕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综合一季度数据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显示银行表内信贷向实体投放的力度进一步加码。更为重要的是,除信贷总量改善外,信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中长期、短期贷款同比增量创新高,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贷款增量也均创新高。

  从贷款结构看,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值得关注:

  一是新增票据融资有所收敛,3月新增票据融资不到1000亿,这比此前连续数月动辄单月新增四五千亿的规模相比,已经大幅收敛,也说明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治理票据空转套利成效显现。

  今年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就表示,央行将加强票据融资利率和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联动和传导,对可能存在的套利和资金空转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业务考核,发挥票据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防止有关行为的扭曲和风险累积。

  二是3月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8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167亿元,增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42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年来,各家银行都推行大零售战略转型,将目光瞄向了个人金融业务,给居民部门加码放贷。据澎湃新闻统计,2018年六大国有银行年报数据显示,在合计新增的51305.59亿元贷款中,公司类贷款增加14876.08亿元,占比不足三成;投向了个人贷款的是31180.04亿元,占比六成,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了25338.96亿元,占据全部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说,一些银行的新增贷款投向中,个人贷款已经超过公司类贷款。

  居民贷款的快速增长自然会引发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攀升,我国居民部门近年来杠杆率快速攀升的势头也引发了不少担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近日就表示,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目前正处于增速较快的时期,从2008年的17.9%上升至2018年的53.2%,10年间上涨了35个百分点,增速与美国2000-2007年间相当,居民债务问题值得高度警惕。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就认为,3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大幅多增,可能与部分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和资本市场有关,此前监管层就曾提示信贷资金进入楼市和资本市场的风险。

  李扬近年来多次呼吁过要警惕居民部门债务的过快上涨可能引发的风险。他曾在去年底警告称,如果将居民部门杠杆率计算的分母从GDP换成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的数据是85%,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103%,从趋势来看中国正在逐渐靠近,居民部门的风险在增大。

  “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不能再上了,不能再想方设法让居民借钱,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李扬呼吁道,中国当前存款、贷款增长率都下降了,中国宏观的经济结构中居民是储蓄者,但这个趋势下去,未来居民可能变成非储蓄者,最终发展成不可收拾的结果。

  三是更加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企业部门贷款也高增长,尤其是3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高达6573亿,这一数据为历史上3月最高值,为2018年2月以来次高值,表明企业贷款需求确实有显著恢复。

  张继强就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基建投资发力带动,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等因素有利于增强企业家信心,资本开支意愿或有所改善。国泰君安证券宏观团队则认为,信贷的改善,与贷款需求的改善和融资条件的改善相对应。

看点二:非标融资回暖,3月同比多增超3350亿元

  新增信贷的持续高增长,也带动社融回暖。

  3月社融增量2.86万亿元,大幅高于市场预期,当月社融存量规模增速也大幅反弹0.6个百分点至10.7%,显示实体流动性状况继续改善。

  从社融增量的结构看,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除了表内信贷是拉动社融增长超预期的主力军外,当月非标融资增长824亿元,同比多增超3350亿元,称为拉动社融高增长的“黑马”。

  遥想一年前整顿影子银行业务的强监管“旋风”让非标融资大幅萎缩,现如今的光景与一年前则形成了鲜明对比。3月的数据昭示着,经历了一番强监管整顿的影子银行业务,得以喘息重整待发。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影子银行的态度就发生微妙的转折。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影子银行不完全是一个负面词,只要它依法合规经营,影子银行不管是表内还是表外,不管是信托、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它都能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有效的部分。影子银行在一些方面如果管理不好、出现违规的话,它会产生风险。但如果依法合规,它就会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张继强就表示,去年底以来,非标融资降幅持续收窄,今年1月和3月单月非标融资转正,或与非标监管有所松动有关,微观也反映非标资产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票据严管下,表内外票据融资同比仍明显增加,反映基于实需的交易活动走热,微观主体活力有所复苏。

  此外,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3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提速,当月发行2532亿元,同比多发1870亿元,也推动社融增量大幅增长。

看点三:宽信用效果超预期,机构乐观看好经济前景

  社融表现与经济走势有着高度的正相关性,从历史经验看,社融增速反弹往往领先于经济增速6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3月社融增速的持续回升,也往往预示着下半年经济将企稳。

  甚至有不少分析人士认为,3月社融数据说明整体融资扩张明显,经济拐点或提前到来,而这也将对下一步的政策走势和资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称,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整体融资扩张明显,融资条件改善初步显现。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社融数据有所回暖,总量宽松政策必要性下降,但考虑到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存在,结构性的宽松仍可能是近期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从社融存量增速来看,社融存量增速对经济增速有极为准确的领先作用,2019年的经济企稳回升已经是必然。现在再讨论2019年经济是否持续下滑已经没有意义,要讨论只有经济复苏时间和强度问题。2019年1-2月已经是经济阶段性底部,经济拐点或提前到来。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甚至更为乐观地认为,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宽信用奏效比预期还要快。不过,降息的概率在下降,对于降准次数的预期,从3-4次下调至1-2次。对市场而言,股牛、房牛可期!

看点四: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紧迫性下降 ,4月降准预期降温

  一季度不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还是金融数据的表现均超预期,但目前市场的分歧在于,数据回暖是昙花一现,还是经济即将企稳的“号角”。毕竟,判断宏观经济数据回暖的可持续性,是观测下一步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

  不过,随着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完毕,数据表现不俗,也让市场对于4月降准的预期降温。在此之前,由于下周受财政存款集中上缴、大规模MLF到期等因素掣肘,资金面面临大考,市场对于下周降准的呼声高涨。然而,从近期央行已连续17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以及超预期的信贷社融数据看,4月降准的可能性大为下降。

  “3月货币市场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货币当局对当前资金面的态度。3月税期央行仅适度投放,未完全对冲缴税影响,使得税期流动性出现收紧。这意味着,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在社融增速企稳后,防风险在政策天平上的重量或有所增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

  鲁政委认为4月央行不会降准,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方面,虽然历年4月都是缴税大月,但缴税对流动性的冲击往往表现为暂时性的。在缴税截止日前后资金利率可能出现上升,但到下旬财政支出力度加大时,流动性又会再度转松。然而,降准释放的资金是长期资金,将对银行间水位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另一方面,2019年初社融规模增速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条件有所改善,降准的迫切性有所下降。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也认为,当前央行正处于较为舒适的政策环境之中。一方面,人民币币值持续企稳,减弱了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另一方面,越过一季度末的短期高峰之后,4月初货币市场利率再度回落,民间借贷利率保持平稳,表明市场流动性依旧维持于合理充裕的合意水平。因此,降准的政策空间扩大,但是政策急迫性下降。得益上述环境,央行料将缓步慎行,更加从容地平衡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改革”。

  最后,综合多方的观点总结看,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尽管4月受传统缴税大月、MLF到期等因素影响,使得基础货币面临缺口,但考虑到一季度经济金融数据表现超预期,降准释放的信号又太强,所以央行可以不选择降准,而是通过续作MLF、TMLF等操作的方式投放流动性予以对冲。

  二是无论从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来看、还是从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二季度的确存在降准的空间,如果4月央行不选择降准,那么观测央行是否会降准的下一轮时间窗口将集中在6月。

  所以,如此表现抢眼的信贷融资数据公布后,股市又将走出一波怎样的趋势?A股下周一见。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史考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9 泉峰汽车 603982 --
  • 04-17 运达股份 300772 --
  • 04-17 中创物流 603967 15.32
  • 04-16 拉卡拉 300773 --
  • 04-11 智莱科技 300771 30.2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